第十章 偏安亡齐 (1)(11 / 22)
车风驰电掣般归来了。
郑国自做了大田令,执掌秦国整个农事,因在泾水河渠几年中落下了一身疾病,故此与尉缭子一样只虚掌公事,不必日日赶赴官署。近十年下来,郑国的体魄倒渐渐缓了过来,虽已满头霜雪,精神却是矍铄健旺。一见久违了的秦王君臣,郑国的奋发之情油然生出,晚汤后根本无意歇息,立即就在幕府大厅说起了正事。
“老夫高年,虽有心力,不足跋涉山水了!”
“只要老令指点决断,不须跋山涉水。”嬴政接了一句。
“老臣给君上带来一人,足堪水事大任。”
“噢?何人?”
“史禄。”
“是老令弟子么?”嬴政很是惊喜。
“不。史禄史禄,一个御史。”
“噢——御史!”君臣几人一齐恍然又一齐惊讶了。
“没有本名?”蒙武突然插问。
“史禄史禄,官名叫了多年,老夫忘了他本名。”
“臣知此人。”李斯一拱手道,“本名午禄,洞庭郡人氏,南墨士子。”
“着!”郑国慨然拍案,“天下皆知,墨家治学,百工皆通。老臣与长史当年领工泾水,君上下令各郡县工师全数调来做工长,这史禄,便是其中一个!其时,他在陈仓县做田啬夫。因他与老臣几个弟子多言水事,成了老臣属下的得力水工之一。河渠完结,老臣见他文墨出众,又稳健干练,举荐给了丞相。后来,做了一个御史……”
“此人从南墨入秦?”嬴政突然插问。
“对也。在陈仓任小吏两年。”
“既是墨家子弟,何能一直吏身?”
“墨家务实,不足为奇。老夫只说,此人知岭南之水!”
“何以见得?”李斯笑问一句。
“老夫说知便知!有甚何以见得!”
郑国与李斯交谊笃厚言无深浅,一句武断指斥,厅中不禁一阵大笑。笑声落点,嬴政问道:“贤士目下何在?”郑国对站在厅口的赵高一扬手,赵高立即快步出厅,片刻间领进了一个人来。君臣几人一打量,不禁相视一笑。为何?此人活生生一个当年的郑国:黝黑干瘦,阔嘴大眼颧骨高耸,草鞋斗笠粗短布衣,手中一支探水铁尺点地如同竹杖。山野间若见此人,任谁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个王室御史。
“足下从咸阳来?”李斯谨慎地问了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