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偏安亡齐 (4)(2 / 4)
第一仗是安定边境,第二仗是完全被动的挨打,第三仗则是基本主动的维护邦交盟约(出兵救赵并非全然情愿)。
救赵之战结束,齐襄王便死了。
显然,齐国从国破六年的噩梦中挣脱出来之后,国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此前的齐国,是左右战国大局的超强大国之一。在齐潘王与秦昭王分称东西二帝之时,齐国的强盛达到了顶点。可是,在燕军破齐的六年之后,齐国跌入了谷底。府库财货几被燕军劫掠一空,人口大量流失,军力大为削减。凡此等等,都使齐国不得不重新谋划国策。应该说,这是齐国国策大变的客观原因。在田单、貂勃领政的齐襄王时期,齐国的邦交国策可以概括为:养息国力,整修战备,亲和诸侯,相机出动。然则,田单迅速失势,齐国失去了最后一个具有天下视野的大军事家与大政治家。
从此,齐国开始了迷茫混沌的转向。
齐国转向,根源不在孱弱的田建,而在齐襄王与那位君王后。这双人物,是战国时期极为特异的一对夫妇。齐襄王田法章精明之极,善弄权术而又没有主见。战乱流亡之时,以王子之身甘为灌园仆人;及至看中主家太史敫女儿,立即悄悄对其说明了自家真实身份,从而与该女私通;后察觉大势有变,又立即对莒城将军貂勃说明了身份,于是被拥立为齐王。复国后畏惧田单尾大不掉,便听信九个奸佞人物攻讦之言,屡次给田单以颜色;后得貂勃正色警告,生怕王位有失,又立即杀了九个奸佞,加封田单食邑;及至田单与鲁仲连联手,平定了狄患,终于疏远了田单貂勃,仅仅将田单变成了一个奔走邦交的臣子。田法章的作为,显然是一个权术治国的君主,其正面的治国主张与邦交之道,在实际上深受自己妻子君王后的影响。
君王后是个极有主见的聪明女人,当年一闻灌园仆人田法章(后来的齐襄王)真实身份,立即便与田法章私通了。其父太史敫深以为耻,终生不复见,君王后也绝不计较而敬父如常,由此大获贤名,以至连百余年后的太史公也不见大节,屡次发出“君王后贤”的赞语。《战国策》载:因君王后极力主张恭谨事秦,很得秦昭王赏识,曾派出特使特意赠送给君王后一副完整连接的玉连环,特意申明:“齐人多聪明之士,不知能否解开这副玉连环?”君王后拿给群臣求解,群臣无一能解。君王后便拿起锤子将玉连环砸断,对昭王特使说:“谨以此法解矣!”田建即位的第十六年,君王后病危,叮嘱驯顺的儿子说:“群臣之中,有个人可以大用。”及至田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