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帝国烽烟 (2)(2 / 22)
函谷关遥遥在望,项羽却突然与黥布等密谋,实施了一场极其血腥的暴行——突然坑杀了二十余万降楚刑徒军!
坑杀的事由很是荒诞不经:刑徒军士卒不堪楚军将士“奴掳使之”,遂生怨声。有人密报了项羽,项羽立即作出了一番奇异的推定:“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史书记载的最后事实是:“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对于多次屠城坑杀的项羽,此等大举暴行驾轻就熟,很快便告结束。
《史记·项羽本纪》为坑杀找了一个同样荒谬的背景理由:项羽的诸侯军中多有当年服过徭役的军吏士卒,当年秦军吏卒对此等人“遇之多无状”。是故,才有秦军降楚后,诸侯吏卒乘战胜之威,将秦军士卒当做奴隶虐待的事发生。列位看官留意,章邯之“秦军”原本并非传统的政府军,而是应急成军的刑徒与官府奴隶子弟。刑徒原本便是苦役,而官奴子弟同样卑贱,如此两种人如何有权力对当年的山东徭役施以“无状”虐待?再者,刑徒军中纵有少量的官军将士加入,亦决然不会人人都虐待过当年的徭役者,将二者等同置换,从而作为对降卒施虐的依据,显然的荒诞。此等理由,只说明了此时尚存的一个历史事实:除了项羽本人不可理喻的暴虐,诸侯复辟势力对秦帝国的仇恨是一种普遍存在,项羽的疯狂只是群体暴虐的发动点而已。
新安坑杀迅速传遍天下,刘邦的函谷关守军大为震恐。
项羽大军抵达函谷关前,见关城大张“刘”字大纛旗,关门则紧闭不开。前军大将黥布命军士呼叫开城。可城头却现出了刘邦军大将樊哙的身影,樊哙大喊着,沛公信守楚怀王之约,先入关中者王,项楚军当自回江东才是。项羽闻报大怒,立即下令黥布军与当阳君两部攻城。项楚军此时大非昔比,已经接手了章邯秦军的全部重型连弩与大型器械,且仍由章邯军残存的弓弩营将士操作,攻城大见威力。而函谷关的刘邦军,虽也有大型防守器械,然樊周两将却已经早早遣散了守关秦军,刘邦军士卒根本无法操持那些需要长期演练的防守器械。樊哙周勃更不知秦军防守函谷关的独有战法,只以最传统的滚木大无礓石与臂张弓射箭应对,根本无法抵挡在城外弓弩营箭雨遮蔽下的潮水般的攻城楚军。不消半个时辰,函谷关便被攻破。樊哙周勃恐惧于项羽杀戮成性,早领着余部军马向西逃窜了。此战经过在史料中只有“击关,遂入”四个相关字,足见其如何快捷了。
楚军破关,项羽只觉又气又笑,也不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