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帝国烽烟 (2)(5 / 22)
雾中倒下,在项羽的疑忌中愤然告退,郁闷悲愤而发背疽,在归乡途中惨死了。其五,项羽始被刘邦迷惑,自此屡屡落入与刘邦周旋的种种困境,最终迅速溃败身死。
鸿门宴之后,项羽自感已得天下,遂决意恢复诸侯制。
基于名义之需,项羽上书楚怀王,请命“分地而王”。不料,执拗的楚怀王竟只回复了两个字:“如约。”其意明显之极:按照当初之约,先入关中者王,此时当由刘邦为王封地,而不当由项羽称王分封。项羽恼羞成怒,撕碎了回书骂道:“怀王算鸟!我家项梁所立罢了。无战无伐,何以得以主约!定天下者,是项羽!是诸将!不是楚怀王!”此时,诸侯们已经人人明白项羽要做天下之王,要以天子名义分封诸侯,乐得人人逢迎,更乐得早日占据一方。于是,项羽以诸侯共倡为名,给楚怀王奉上了一个虚空名号——义帝,而自己则做了实际上的天子。不久,楚怀王便被项羽派人暗杀了。这位颇具见识的牧羊少年,终于消失在秦末的大毁灭风暴中了。
隆冬时节,复辟诸侯制的分封大典在楚军营地举行了。
项羽亲自宣示了废除帝国郡县制的王书,向天下彰明了分封诸侯的王道长策。接着,诸侯们上书称颂项羽武功,拥立项羽为西楚霸王,行天子号令。霸王者,王号也;西楚者,王畿所在地也,或曰国号也。其时,旧楚地域分为四楚:淮北之陈郡地带为北楚,江陵地带为南楚,江东吴越为东楚,彭城地带为西楚。项羽以彭城为都,故号西楚霸王。
列位看官留意,项羽名号,实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荒诞不经的一个王号。以字之本意论,霸是“魄”的本字,原指每月初始的新月,故从“月”。《周书》有“哉生霸”之说。《说文》云:“霸,月始生,霸(魄)然也。”进入春秋战国,“霸”遂演化为强力大争、强力治世学说的轴心语词,这便是霸道、霸王之说,与王道说对立;通常,法家被指认为霸道说,然并非法家认可。若以实际论之,霸则指霸主,譬如赫赫大名的春秋五霸;越王勾践横行江淮时,诸侯曾纷纷庆贺,也曾称颂其为霸王。也就是说,霸王之名,其时泛指拥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军力威势的王者,与“霸道”治世学说并无必然联系。若以复辟诸侯制的政治主张而言,项羽恰恰与霸道反其道而行之,正好该是王道复古论者。故此,项羽自号霸王,其意绝非宣示治世理念,而仅仅是炫示自己的赫赫威势。
更有甚者,项羽之前的所有霸主、霸王、五霸等等名号,皆为天下指认,而无一人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