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那年那事(2 / 3)
到少林寺学艺,几年苦练,功夫大进。此后,他沿着平汉线来到平津一带活动,曾在北平右安门外关厢居住,放开胆子大量作案,不久以后便有了“燕子李三”的名头。
“燕子李三”他当然不会有传说中的“燕子三超水”的轻功,不能在水面上点水而行。但他的武功确实非同小可。这可以从他的作案对象中看出。他的作案对象不是小家小户,而是深宅大院、高墙阻隔、护卫森严的富家大户。在这些地方,他能够来去自如,这不能不说他有超常的手段。他可以头在上,借助一些简单工具,身子像壁虎一样紧贴墙壁往上爬;也可以将系有长绳的铁爪抛于高墙或树枝之上,然后攀着绳子爬上去:还可以用脚蹬墙,借劲使力,巧妙地越过障碍;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撬开各种锁子……
具有这些本事,再加上作案前周密细致地摸底,并配有特制的药水等,“燕子李三”很少失手,作案无数。他甚至到临时执政段祺瑞的府邸行窃,还偷过国务总理潘复、执政秘书长梁鸿志等人的财物,所以,名声越来越响,轰动一时。每次作案后,为显示自己艺高胆大,燕子李三还故意戏耍权贵,仿效传奇小说中诸如花蝴蝶、白菊花等大盗的做法,把一只用白纸叠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显示自己明人不做暗事。“燕子李三”的绰号便由此得来。
当时时局十分混乱,当权者即为国之巨蠹,为富者往往不仁。因此,老百姓对于专偷富人的燕子李三倒有一份亲切感,把他看做梁山好汉时迁一样的人物。
燕子李三有时候也将偷窃的部分财物分给百姓,受到百姓的称颂。有报纸就曾这样报道:燕子李三“得赃数千元之巨,初冬往游城隍庙,见附近居民以贫苦者太多,遂起怜悯之心,每人一元或二元,任意施舍,遂为侦缉队注意,跟踪逮捕”。
虽然利用偷来的东西帮助了无数人,可最后还是因为大意被抓,并且当场就被用铁链穿透了琵琶骨,为的就是怕他用缩骨功逃跑,然后挑断了脚筋扔到牢中,1936年1月9日,李景华因长期吸食鸦片造成的肺痨发作而病死在北平看守所,时年40岁。
李景华死于狱中,而且这人并没有留下后人,可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其中,老二家的一个孩子就叫“李炎”。当年,关德海跟吴晨的爷爷还有窜天猴说过,他说他的“挂画功”是跟一个叫李炎的人学的,还说这个李炎是燕子李三的一个小徒弟。
其实,关德海的“挂画功”的确是跟李炎学的,不过这个李炎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