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一箭三雕(3 / 4)
一阵,淡淡说了一句:“现在铜锣湾村和宝塔村之间的矛盾已经压制住了,老闵你就不要节外生枝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变数。”
这话说得云山雾罩,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算命先生的谶言。但一把手既然这么说了,闵炳如只好点头服从,出了书记办公室的大门还在琢磨其中含义,老半天不得要领。
直到当晚李海和宗何利请他吃饭,两位同僚酒桌上明劝暗说,或提示,或传达,闵炳如这才明白其中的玄机。
刘大同说的不要“节外生枝”里大有深意,就是让闵炳如将这一能解决村斗的线索封存起来,不要告诉任何人。
闵炳如乍听之下懵懵懂懂,能解决这一宗纠缠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岂不是功在百姓利在政府?为什么能解决的隐患不解决?
宗何利听了闵炳如的疑惑后哈哈大笑,这才点明其中奥妙:刘大同马上要上任滨海市副市长了,而继任者是李亚文。俩人势同水火,现在将这个关键的线索拿出来,岂不是给李亚文送了一份厚礼?
将这个隐患埋在这里,就等于在李亚文的身边安放了一颗定时炸弹,日后若出了群体性事件,李亚文下台,临海区的临川派系干部必定受到冲击,城关派则可再一次在临海区官场上占据主动。
再深入一重,李亚文是市委书记钱凡的人,而刘大同是市长赵奎的人。钱凡在滨海市是老同志,和年轻的赵奎搭档起来常常有些分歧,面和心不合。李亚文是钱凡提拔任用的,若临海区出了大事,李亚文黯然下台,钱凡多少都要担上用人不察的领导责任。
这么做,可谓一箭三雕!
宗何利一番点拨,拍着闵炳如的肩膀说:“老哥,你这二十多年官场是怎么混的,怎么连这点领导意图都看不出来?”
闵炳如顿感失落,自己这么多年,的确白混了,刘大同这点心思都看不出来,还糊里糊涂琢磨了半天,人家宗何利一点就破,难怪自己混得没他好。
见闵炳如不吭声,李海在一旁开导说:“既然现在李亚文还不知道区志里有解决两村地界争议的线索,那么你就当没看过那本区志。该干嘛干嘛去!将来真出了事,也与你无关。你不是想提个副处退休吗?刘书记说了,只要这次不把这区志里的线索拿出来,他一定保荐你退休前到区人大当个副主任,享受副处待遇荣休。”
副处和正科虽然是一级之别,但政治待遇可谓相去甚远,也是闵炳如在官场上追求的最后一点点奢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