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万事俱备(3 / 4)
。”
“臣告退。”
确定秦王对太子的爱重确实已经完全不在乎大臣听从太子的命令后,姚贾轻轻说了一声,悄无声息的退出大殿。
站在门口,他擦了擦额角留下的冷汗,心中道:国主果然对太子宠爱非凡。
可国主现在正值壮年,对待太子如此盛宠又能够持续几年呢?
他摇了摇头,将担忧压入心底。
姚贾决定日后一定要更加谨慎小心,否则一旦国主开始计较太子掌权过重,那么他们这些对待太子太过敬重的臣子立刻会成为国主攻击的目标。
不知道多少人会晚节不保呢!
因为郑国渠的修建,秋收时节,关中又迎来了一个丰年,与此同时,李牧也从边疆传来了好消息。
“李牧幸不辱命,已经把匈奴人打退!”李牧脸上胡子拉碴的,满面风霜之色,可他眼中却闪烁的豪情壮志。
秦子楚激动的站起身,一步步走到李牧面前,亲自将他扶起。
他面色郑重的说:“辛苦李牧将军了!还请将军为寡人讲一讲当时的情况。”
李牧垂首恭敬的说:“臣先要叩谢国主的信任和宽容,没有国主源源不断送入军中的粮草,李牧绝没有战胜的机会。”
秦子楚摆摆手,完全不把将士们在边关拼杀得来的功绩揽到自己身上。
他平静的说:“寡人于兵事一途毫无才能,唯有依靠许多能臣良将这一点还称得上是个好处。李牧将军不必自谦了。”
听到秦王子楚一如既往的话,李牧更加安心,知道自己直到现在仍旧深受国主的信任。
因此,他马上将对付匈奴的战术和盘托出:“匈奴一向是小股人马入侵我国边境的。他们人少,战斗力也强大,而且今年是个丰年,秋收时节只要居民足够数量的交出粮食,他们也不杀人,所以,变得更加难以抓捕。其实,臣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对付这群匈奴人。可臣与匈奴相互对抗多年,深知匈奴人贪婪的习性。因此,臣故意每次相遇时都做出战败的样子,边跑边将押运粮草的辎重全部丢下。几次之后,这个办法就养大了匈奴人的胃口——他们不再满足于抢夺普通百姓手中不多的粮食了。”
李牧说着,眼中射出仇恨的光芒。
他沉声道:“匈奴人也是论战功的。一次又一次‘大胜’之后,匈奴单于立刻发现了眼前的情况,觉得有利可图。因此,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