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部分(4 / 6)
他忽然站起身来,从香案上捧过只暗紫色的木匣,木匣并不是密室内之物,显然是他带来的。他郑重地将木匣递给杜子珏,“想看看个。”
杜子珏也不推辞,伸手接过,将木匣打开,露出里面的卷暗黄诏书。他时不解其意,看着英帝,英帝解释道:“是太祖关于宫氏的遗诏。”
杜子珏将诏书展开,两壁灯火明亮,照着那诏书字迹分明。他看刻,面色已是变几变,至到后来,忍不住大笑几声,笑声中却充满悲愤,“什么寻找宫家的人,什么割让半壁江山,当年他既已铸成大错,无论是什么补偿都没有用。”
英帝并不接他的话,只是定定地看着他,神色间亦喜亦悲,不可捉摸,良久方道:“讲段往事给听。”罢,也不管杜子珏同意与否,顾自道:“当年灵枢老人四个弟子的故事已知道,但后续还有些事,定是不知,便讲给听吧。”
杜子珏原本胸中充斥股愤意,直想发泄出来。抬头却见英帝的神色样奇怪,不由愣在当地。耳听英帝语声委婉,竟是与他讲起往事。
“太祖登基后,并未放弃寻找秋水夫人。后来,竟真的给他找到。但秋水夫人宁愿死也不愿随他入宫,还口口声声要替宫挽戈报仇,太祖无法,唯有放弃。后来,秋水夫人隐匿乡野,踪影皆无。太祖终生引以为憾。至太祖晚年时,竟接到秋水夫人的封密信。太祖看那信后,便病不起,临终前留下份遗诏和‘必须与宫氏子孙道开启遗诏’的口谕。”
英帝低头叹息,“道遗诏从此便放于太庙之内,齐氏的子孙便世代等待着宫氏后人上门,但最终是人未等来,等来的却是次又次的暗杀。”
杜子珏的嘴角有冷冷的笑意,“是代价,也是报应!”英帝低叹,“不必着急,等听后面,再也不迟。”
他的目光落到那个木匣上,“父皇在位时,时忍不住,私底下偷看太祖的遗诏,知道事情原委。他当然想得尝太祖心愿,便暗中察访。其间过程如何,并不清楚。只知道,父皇查之下,竟牵出惊人秘密。”英帝深吸口气,字句道:“那个秘密便是当年秋水夫人给太祖密信的内容。”
杜子珏听得有些糊涂,却见英帝的目光迷离起来,恍若起层轻雾,让人时无法看清,就连那语声也微微有颤意,“秋水夫人那信里写的是,‘的孩儿,本系的骨肉,既害死挽戈,便当他做宫家子孙,世代与齐氏为敌’”。
杜子珏只觉脑中“轰“地声,满堂的灯火都似失色,眼前只如秋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