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11 / 26)
,深蕴“十年寒窗苦”的精神内涵,真要给他十年,如果这股对科考的热情始终如一的话,说不定还真能让他靠真才实学混上个举人进士。
可惜时间太短,别说十年,仅仅过了两天,二月十五号,又考了。
春闱第三场,经史时务策各五道。
宋临垮着脸,无精打采地斜靠着号房墙壁,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浪费了近一个时辰,无从下笔。
巡检官一指宋临,问监察员:“见过那样的考生吗?”
监察员摇头,“估计是捐来的功名,一到近身肉搏就露怯了。”
巡检官莫测高深地微笑,“你等着瞧,不到半个多时辰他就能完成。”
监察员坚决不信。
可惜,谁叫监察员品阶太低?正所谓“官大一品压死人”,品阶高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是真理!
不是真理宋临也要把它变成真理!
不出半个时辰,宋临掰完了,往板凳上一躺,冒着二月份的寒气,蜷缩成一团,睡着了。
晚上回去倒头就睡。
第二天,起来就收拾东西,把房租跟主人家结算清楚。
敲杨敬研的门,拱手作揖,“杨兄,小弟就此辞行?”
杨敬研惊讶,“不等放榜?”
“放不放都一样!”
“怎么会一样?”杨敬研皱眉,“再说藕粉还没卖出去,何不再等等?不为放榜也为藕粉啊。”
宋临想想有道理。
昏天昏地休息了三四天之后,开始考虑:带点什么货物回家呢?
揣上所有家当上大街逛荡。
逛到茶楼门口,居然没看到那个算命的老头,宋临问旁边卖风筝的,小贩答:“发了笔横财,离京去外地了。”
“真是靠谁指望不上谁!”宋临扭头往回走,“我这会儿倒是想找他算算功名……”
眼见朱公子从楼里出来,站在门口,宋临陡然止步,调头躲到风筝后面,透过缝隙悄悄窥伺。
不知等了多久,朱公子始终不走,欣赏林林总总川流不息的人群。
宋临轻轻抬脚,挪了一步,朱公子转过脸来,凝视对面店铺的雕花木门。宋临赶紧把腿放下。
正当此时,一个不懂事的半大孩子拖着他爹来买风筝,指着说:“我要那个蝴蝶。”
蝴蝶被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