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7 / 26)
“私盐?大明律……”
杨敬研抬手打断,“到官盐铺子里去买私盐,大明律肯定拿你没办法。”
“这话……”宋临头皮发麻,“……我不明白。”
“但凡户部挂名的盐商都卖两种盐,同样放在官盐铺子里,产地一样、货品一样,价格却低了一半有余。知道为什么吗?”
“正要请教。”
“其实那也不能算是私盐,只不过盐税不通过盐道衙门,商人直接上交户部,中间少了一层层的盘剥,价格当然偏低。这样百姓没损失,商人没损失,朝廷也没损失,受损失的只是各地官员。”
“好办法啊!谁想出来的?”
“户部尚书大人。”
宋临挑大拇指,“国之栋梁!”
杨敬研笑了笑,“宋兄何不在京城置办点货物,返乡时带回江南?”
当真是醍醐灌顶!宋临眼前一亮,站起来,“多谢杨兄!”
隔天,二月初九,会试首场,经过一番严密的盘查,宋临一脸深沉地进了考场。
手握毛笔沾饱浓墨,久久凝视考题,宋大举人念念有词:“还剩二十六两银子,贩点什么回老家?嗯?非勿弗?这是哪个二百五出的题目?”
就这仨否定词,宋大举人颠来倒去看了二三十遍,“砰”一头撞在桌子上,干脆趴着不起来了。
巡检官斜着眼睛死死盯着他,暗自鄙薄:想在我眼皮子底下作弊?你还嫩点儿!
半晌,此考生终于动了下小手指,巡检官冷笑:要耍小聪明了!
果然——
此人左顾右盼,认定偷看无门之后,一脸悲切地托腮挠头,而后抬眼瞅瞅号房顶棚,低头看看青砖缝隙,蘸饱了墨汁又捋掉,捋完再蘸。
巡检官直迷惑:此生……此生行为怪异,煞费思量……煞费思量啊!莫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时过片刻,巡检官陡然发现此生仰天挥拳,正襟危坐,提起毛笔悬腕挥毫,“唰唰唰”一眨眼,完成了!
巡检官使劲掐自己大腿,嘟囔:“在这儿考试的能是庸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考完天快黑了,宋临出了号房,凉风一吹,神清气爽,伸个懒腰,“哈哈,就剩两场了!”
“哎?兄台可是苏州宋博誉?”背后传来询问,宋临转身,还没站稳脚跟,一个白色身影狂扫而来,一路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