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不差钱(1 / 4)
蓝枫的书房分为前房和后房两间,前房是主人学习的地方,后房是一间休息室,一进门就是前房,里面的东西一目了然,朝南的书柜,不过现在书架上三分之二还是空着,刚搬家,而他一个人的书也没有多少,书柜里很多是与政治息息相关的书籍,还有些世界名著,有些还是我所购。基本都我和蓝枫来京城上学这些年所看过的书。还有很少一部分的古籍,这些是蓝枫在潘家园淘的,他对这些古籍很是宝贝,所以是古籍的外面他都用香樟木做成的盒子另外摆放着。这类的现在也差不多有三四十本。我对这些繁体字不怎么感兴趣,翻过几本,就绝了兴趣。除了楠木做的书架,还有就是一张红木的书桌,这些都是蓝枫从乡下收古董的商人那里收来的,我以前还不知道他有这种兴趣爱好,有了自己的院子,他就把这些东西都暴露了出来。不过这些都是增值的东西,配上古色古香的宅子也相得益彰,所以也由着他折腾了。
除了这些,前房就只剩下几个盆景架,买来的时候听他说才几百元,后来行家看了,鉴定为明朝的黄花梨,京城古玩店开出的价格是五至六万的样子,而且它的品相也不差,不过我知道过个几年这个行情还会翻,未来明朝的家具会受到收藏界大力的追捧,特别是受到当代的一些文人的追捧。
原本明朝的社会就是文人的天下,有人史学家评明朝的社会制度是文人制度的巅峰时期,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中后期皇帝甚至经常被自己的大臣赶回皇宫,让他专门去,种生小孩,上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皇帝不来朝堂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大臣也不会觉得奇怪。这样的制度从而导致了文强武弱,任何一个国家。文和武一旦谋样变态的发展。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失衡,明朝的文人强势,就意味着武将的衰弱,长此以往,一个国家就会被人趁虚而入。不管是中期的倭寇之灾,还是各地的频频爆发的内乱,都没有给当权者以警觉,最后皇宫攻破,皇帝上吊。武将心灰意冷放开了国门让一个常年窝在偏偶之地人口仅二十万的民族统治了一百五十人口的整个中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讽刺。
而撇开明朝两百八十六年的统治。明朝最为让后世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一些发明,小到明朝发明的时钟。当时进贡皇宫最后被皇帝锁在宫阁,还是被老外拿了去兜了一转地球回来,让全世界家家必备。然后华夏的专利,没有了。什么叫泱泱大国,这就是。
再来就是明朝时期的火枪,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海打倭寇,可全凭了火枪的攻击力。那时造的火枪可是比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