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是谁的机会(2 / 4)
补贴政策,美国政府的帮助主要来源农业部推广局的技术帮助和农场主家计管理局的金融信贷支持。对农场的贷款利率及私人贷款担保等方面有优惠。
而华夏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可是在两千年以后。华夏的大多的农产品依赖进口,不是我们的东西比别人差。而是人口带来的压力下,自给自足供应不及,最主要是在经济的手段上抗不过国外的营销政策和打压模式。以大豆为例,前世,九十年代中期,官方的资料显示,华夏的大豆进口量仅为一百多万吨。到了两千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破千万吨,短短几年间连豆价格指数从3546下跌到1791,跌幅将近1倍。而后,大豆进口数量跃升到2000万吨,连豆指数4年内始终维持在2000至2300之间。直至2004年,国际、国内大豆价格快速上涨,沿海加工企业跟风采购大量进口大豆后,市场价格又快速下跌,连豆指数在半年时间内从3963点下跌到2674点。当年大量高价采购进口大豆的沿海企业亏损严重,多数企业被迫出售资产或股份。外资乘机参股或收购,华夏大豆产业链条从加工环节断裂。此时国际资本大鳄露出他的獠牙,大举进入华夏。通过原料进口贸易、直接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资金参股来控制国内大豆产业。有媒体报道称,几家跨国公司不仅垄断了华夏80%的进口大豆货源,而且在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有64家参股控股,占比达66%.
接着华夏大豆进不进口不是华夏人自己说了算,全部是这些国际资本大鳄说了算。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个市场失去了话语权。而粮油又是国民必不可少的高消耗品。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起步的太晚,吃了太多的亏,就算我重来一世,很多事情仅凭一个人的力量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只能是说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我所能想所能做的就是做好当下。让这个落后的地方改变面貌。可这仅仅只有我一个人去努力是完完全全不够的。
“叔,你为什么会选择留下?你的三个兄弟都选择离开了村里,为什么你没有和他们一样?”
“呵,姑娘的话好奇怪,不过这是我们的家,这个家总要有人守着的,不管是落后还是贫穷,我都是要在这里,我的几个兄弟也一样,他们总有一天会回来,那时,这里还有他们的安身之所在。”他的这番话包含了华夏传统的传承观念。不管走的有多远,根永远在这里。在脚下的这片黄土大地上。
“为什么是贫穷落后?难道就不能是富裕的。我在路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