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 重聚(2 / 3)
同意不是就说我们华夏没有容忍的雅量,刘夕现在用这些话堵他,到时他也只能用这些话去赌上面那些老头子的嘴。
秦穆公的人才?
“丫头,战国时期六国再打也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忽然,邵舒同补充道。
“我的老大。这个世界上的人再打都是在地球上。”我回答。
反正对现在的我来说解决人才才是首要大事,只要能找来真正的人才,以我们华夏人的学习能力,要把人家的知识拿来活用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要知道按照智商,华夏人的智商可是全世界高智商种族之一。
有了邵舒同的一句话,接下来的布局就快了很多,直接将事情委托给了国际猎头公司,一个星期时间,国际猎头就给了我一个长长的名单,经过删选,半个月时间,我选定了十个人两个美国人,五个来自欧洲,一个来自香港,还有两个是华夏留学生,算是爱国人士,原本这两个人已经被世界五百巨头公司选中,但是他们毅然放弃了绿卡的机会选择回国。
一个星期时间,他们整装完毕,来到京城和我会合。这几个人最低的是硕士毕业,如果要一直请他们华夏国还开不起工资给他们,也因为是短期合作,所以几人的工资是一般ceo的三倍到四倍的样子,两个留学生的工资稍微低一点,不是欺负他们给他们工资低,而是他们两个有留下来的愿望,所以在详谈了之后,就给出了长期的一个工资。
紧接着我让邵舒同找的会计师团队和实习生也到岗。在这些实习生没有成长起来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我全部称之这部分人为实习生,会计是一个五十人的庞大团队,有的国有企业光员工就有好几万,所以我要在最快时间算清老帐,一些假账坏账,这些没有庞大专业的队伍是不行的,这样九十人的队伍就出发了。
这次的试点城市是我选择的,定在了东海市,东海市是父亲刘家笙的后花园,在刘家笙时代,他就已经给很多企业进行过改革,不过也有一些企业由于庞大臃肿刘家笙也怕失去控制,所以就没有动刀。其中以东海纺织和955船坞工厂的问题最为严重。而海东磁钢厂也因为管理不善在近年来不断的在走下坡路。
在前往东海市之前我与几个老朋友,约定了见面,这几个人不但是我亲自选上来的实习生。还是当年的校友。
“朱燕,杨立。宋鑫。”在翡翠尊皇会所的包间,我们相约见面。
“老大。”我们几人相拥在了一起。以前十三四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