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3)(7 / 21)
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钻进去,里面一团漆黑,加上鱼肚子又很长,走在里面咯吱咯吱一响,很容易就闹不清是从哪一头进去的了。比如豆豆就有好几次把头从鲤鱼嘴里探出来朝外看了看,然后又赶紧缩回去了。这对场外观看的孩子们也是非常有趣的。当小运动员在鱼肚子里爬来爬去时,那条大鲤鱼看上去简直就象活了似的。
接下来还有“找妈妈比赛”。这一项的内容是:听到起跑的命令后,向前跑不了多远,那里横放着一个长梯子,首先要从梯子格里钻过去,再跑到对面放有篮子的地方,把篮子里的信封拿出来,从中取出一个纸条,比如那上面写着“朔子同学的妈妈”,这个运动员就要跑到参观的人群里把朔子同学的妈妈找出来,然后拉着手一起跑到终点。进行这个项目时,因为要从横放着的梯子的四方格里钻过去,所以就得象猫一般的灵敏,否则弄不好屁股会卡到梯子上。再往下,比如说要找“朔子同学的妈妈”,这还好办点,假如碰到那纸条上写着“奥老师的姐姐”、“津江老师的母亲”或“国则老师的儿子”等字样时,因为不认识这些人,于是只好跑到观众那里大声喊叫“奥先生的姐姐”等等,这就需要有点勇气了。所以有的孩子偶然碰上了自己的母亲,就显得特别高兴,一边蹦一边喊:“妈妈!妈妈!快!快!”
从这种情况看,进行这项比赛时,孩子们就不用说了,连参观的人都需要精神振奋,不敢马虎。因为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跑过来,不知谁就会喊到哪位母亲的名字,被喊的母亲不能坐在那里发愣,要赶紧从坐着的长椅或凉席上站起来,向坐在周围的父亲和母亲们说一声“对不起”,同时连忙从他们中间穿出来,和那位小运动员拉着手向终点跑去。因此,每当孩子们跑到大人跟前停住时,连那些当父亲的都一下子屏住了呼吸,盯盯地瞧着那孩子,听他会喊出谁的名字来。由于这些原因,大人们也就顾不上闲聊天或是吃东西,情绪上便能自始至终和运动场上的孩子们保持一致了。
拔河比赛时,由校长带头,把全体老师分成两个组穿插到孩子们中间,“一——二!”“一——二!”地用力拉。绳子正中间系了一条手绢,担任裁判的孩子就站在那里,一直密切注意“哪边赢了”,而这些裁判员都是由象泰明同学那样因身体不方便而不能参加拔河的孩子们来担任的。
最后一项是全校接力赛,尤其具有巴学园的特色。虽说是接力赛,其实跑的距离并不长,而且路线也独具一格,要从学校正中央即面向校门的礼堂前那个扇子面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