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孟国之乱起始(5 / 12)
!因为北、南大王院管辖的就是启灵族皇帝自己的百里氏皇族部落!
开国皇帝百里皇极在挫败一系列内部叛乱后,为强化对百里氏部落的控制。将百里氏部落分割为北、南二院,这就是后来的北、南大王院。而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就是皇帝自己的管家。直接控制着皇族部落,掌握着包括皇家近卫军等关键核心力量。甚至可以说直接掌握着皇家生死!因此只对皇帝或掌朝太后一个人而不是对国家政权负责,完全由皇帝或太后本人亲自任命。其实际权利和地位超过南、北军机长。
在此之下,孟国还设立了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专门负责守卫孟国的五大重要城市的防务。由于是孟国的经济命脉之城,其长官清一色全是启灵族皇族或后族的亲王贵族。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则负责调度边境地区的守军,在其下是各级武官。
早期,启灵族并没有正式的常备军。启灵族人是最典型的游牧民族,因此其军事结构也和其他游牧民族政权如女真建立的政权类似,启灵族部族全民皆兵。所有15—40岁的男子由本族酋长或官员登记造册,一律编入军籍。平时放牧生产,一旦发生战争立即以“点籍”方式,在本族酋长或官员的带领下自备马匹、武器和口粮参军出征。这种制度贯穿了启灵族帝国始终,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起大量军队。但缺点也很显著。首先,这样的军队需要现招集和集结,国家没有正式、大量的常备军,因此无法应对突发的大规模战争。而这些临时招募的军队属于最典型的民兵,缺乏训练战斗力参差不齐。
最重要的,是受历史原因限制,导致启灵族权臣、贵族尤其是宗室诸侯王清一色都有自己的常备武装力量。少则数百,多则居然成千上万!而皇帝或皇室控制的常备军却非常有限。这直接导致孟国早期,发生过多次贵族尤其是宗室诸侯王依仗自己的私人兵力发动叛乱威胁皇权的恶*件!而诸侯为保存实力夺权,或者不出兵或少出兵,或者出兵后临阵有异心,甚至干脆就临敌趁机弑君篡位!
此外,当启灵族建国尤其是正式进入中原后。启灵族皇帝本人开始受到中原汉族知识分子的影响,对皇权和军权的关系以及中原国家常备军的意义有了极其深刻的领悟。于是乎,建立直属启灵族皇帝自己的正规常备军成为当务之急。而原本作为皇族卫队的步兵,在早期是启灵族少有的一支常备武力。在历次战争以及平叛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步兵规模迅速扩充,职责发生明显变化。最终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大型正规常备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