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部分(4 / 6)
就是批阅各地呈上的奏折,小山似的,总也没完。
我则在一旁看书喝茶,才翻了几页,眼皮子就慢慢耷拉下来,伸个懒腰,起身往书房内间走,才走几步,就被有琴渊叫住,“易儿,过来。”
我头也没回,继续往前走,哈欠连天:“我困极了,有什么事等一会睡醒了再说吧。”
“过来。”他沉声重复道,话中带着不容再议的威严。
浑身放松的时候,就容易忘记现在面对的人是皇帝。
我抹了把被哈欠打出的眼泪,转身走到他面前,半眯着眼睛,轻声道:“我困了。”
他猛的一扯,转眼我便躺进了他怀里。
“你瞧这折子,是今早礼部才呈上来的。”
听他话里透着的兴奋劲,大约是什么好事吧,可我实在想睡,连敷衍都没力气,只轻轻“嗯”了一声。
有琴渊自顾自又说:“易儿,还记不记得的你走之前与我说的科考之制?”
我闭着眼又“嗯”了一声。
“你走之后,朕与行之(邱敏远的字)细细商讨之后,决定即刻在各地贴上皇榜,凡在籍男子均可报名参加,以三个月为间隔,乡试、县试、州试、殿试,而殿试之期,正是十日之后,这折子上,就是所有参加殿试学子的名字,就是你说的天子门生。”
我这才睁开眼睛,“进行的这么顺利?没人反对吗?”
他只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没有回答。由望族推荐制变为科举选拔制,其中所遇的阻力自然不会小,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既下了狠心改革,任谁都是挡不住的。
“朕让礼部办起了文武学院,朝中大臣们的子弟,或是他们推举的一些人可以不参加科考,但必须入学为期三年,之后考试,合格者才能够入朝做官,不然只可世袭爵位,不可参议朝政。”
“这方法倒是不错。”
那些庸才子弟虽继承爵位,却得不到实权,久而久之也就会没落下去。
有琴渊叹道:“朕知道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不够完善,但也只能如此一步步走下去。”
“你是个了不起的皇帝。”我说的十分诚恳,打心底里我是佩服他的,如今与我三言两语说的,背后却不知花了多少心思,熬了多少个夜晚。
他柔声道:“都是易儿的功劳。”
他笑着越来越靠近过来,幽黑深沉的眸子里闪现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