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6 / 7)
是衬托出他的透明体质。众人失望了周玉皇决定应谈论一些激发人心的话题,这样才不至于那么沉闷,拿出一本状词说道:“俘十皇子之人还在关押,众爱卿说说应该怎么处理呢?”
“儿臣认为这种做法有藐视大周国国威之罪,应该以儆效尤斩守视众。”太子继续勇往直前,不甘落后一言一行。
周义云不负众望出例发言:“俗话说,事出必有因,不知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何因由?”周玉皇令李公公将状词念出后,周义云继续坦明:“商瑞国君为一已之私、乱杀无辜,大周国何必学着他人的暴戾赶尽杀绝?儿臣认为,不如把这些人秘密放逐某地,磨了他们的恨意为我国所用,他们所言就算非实,经过几年或是几十年也可一知真相。”
何宰相反对道:“他们杀了商瑞使臣,圣上这么做必让商瑞国心存不满,很有可能兵戎相见,何必因千余人而让大周国遭受血雨腥风。”
“为何要明着要人?何宰相别忘了这商瑞国表面也是邦交之国,朝庭礼部也不是吃干饭的,完全可以找个理由来说事,比如救人之时杀绝或是下落不明,商瑞国是失了几个使臣可大周国的十皇子不是也遭受了屈辱?这就要看看他们是否能分的出轻重了。”周义云打断他欲发表的言论:“再者就如宰相所说,杀了这千余人给商瑞国一个解释,那么是不是证明大周国其善可欺?就为了一个说法斩了人还自报其短让他国称赞?他国的使臣没有进大周国便发生意外,追究起来更不是我国的职责,而是商瑞国的因果报应,大周国国君不计较他们令皇子受伤还加以栽培,以德服人,得人恩果千年记,请圣上三思。”
“太子你怎么看?”周玉皇问向刚刚收声的太子,一直活跃现场的人此刻收了声,可不是好现象。
“回父皇,儿臣认为宰相所言甚是,可十一皇子也是好见解,儿臣难下定论,还请父皇定夺”。
“其他人呢?”周玉皇又问殿上文武官,这可是个难题。
“父皇,不如请十皇子谈下看法,他是受害者也应该发表见解。”周义云不愿为难其他人,自己可是“戴罪之身”可不能再得罪人了。
周义慈摇摇摆摆的进入正殿,终于看到心中挂念的老十一了,两眼相望,眼泪汪汪差点生死两相别呀,周义云挤眉弄眼,老十点头心灵就这么相通了,谈论之事也坦言了看法:“父皇,他们已失去了家园这是他们最大的处罚,儿臣现在安好不至于让千人赔命,此等杀戮也怕折了福,不如就安顿了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