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3 / 5)
告密者,皆有违悖国家法度之行为,无风不起浪,为圣上效命,万死不辞,个人功名利禄均为身外之事,如是诬陷,儿臣自愿被降官被惩罚,敦尚书任职期间将他手下门生分布各地,这本文册就是举报人所记录的下派人任职地点及官位,户部官员下访期间从各地百姓口中得知当地官吏的公饱私囊。”
“圣上明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哪位没有几个门生,下派行事本官怎能面面俱到,他们利欲熏心、贪赃枉法也要算在微臣头上,做为尊师看着他们走了歪路也是心痛至极的。”
“圣上!敦尚书所言极是,太子真是枉顾法理。”
“太子,诬陷贤臣无中生有。”
“圣上!太子列举罪证绝不是空穴来风,请圣上严查。”
“圣上,微臣欲告太子扰乱朝纲。”
“圣上,臣告他辱骂太子。”
“任职太子不足半年,就插手他部事宜,完全不把圣上放在眼里,无法无天呀圣上。”
“胡说……”
“…………”
“…………”
一场你来我往互吐口水的朝堂辩论会,在周玉皇冷眼旁观,保持中立官员惊愕呆楞的目光注视下,继续开演。
老七摇了摇头,老十一冲动了这些罪证可不足以让郭尚书立地正法呀,老十二被喷了一脸口水后,退到有利位置暗暗埋怨,十一哥也不提前和他通通气,临时上场毫无反击之力呀,老八不参与也不放弃,偶尔提个醒别偏题了,待引到正轨后又悄悄退到一旁当闲人,而老三却是皱紧眉头,若有所思。周义云感叹真不愧是用笔杆子和嘴皮子讨生活的,能言善辩、对答如流,高深的佛教用语都能当成口中利器,不得不服,而自己这方显然不在一个层次下,撸袖子摆架子干瞪眼就是张不开嘴,只有嗓门占了上风,谁说文人无用,他们只动动嘴就能逼死五大三粗的武夫,看来只能使出杀手锏了。
“父皇,儿臣还有一物证。”周义云“杀出重围”待朝堂鸦雀无声后,从袖中拿出一物,此物亮相后周玉皇微眯起双眼,郭尚书惊慌失措,文武官迷惑不解。
“此令牌可调动宫内所有侍卫,共有两块一块在圣上手中,另一块被赐于兵部敦尚书,这种令牌是用特殊材质制造,无法仿制背后各刻周与敦字以便区分,意义非同小可,也轻意不会视众,敦尚书可否回答下为何属于你的令牌会在我嫡子遇害的地方出现?你也可说令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