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4(6 / 8)
是太子……他手里的那点势力郑玘也没觉得有多了不起。
李贤颇为感慨,当初郑玘去当李显的王傅,他还同情李显来着,现在……他特么的想同情的是自己啊,沛王傅虽然也是个学问很好本事也还可以看得过去的人,但是跟郑玘一比就差远了!
怪不得他那个傻弟弟最近越来越狡猾了,想来都是郑玘言传身教,就这么小半年,李显就颇有脱胎换骨的样子,如果郑玘是他的王傅……李贤觉得自己应该做的比李显更好。
只不过现在也不晚,李贤一向对谁都很客气,现在更是摆足了礼贤下士的款,遇到不懂的事情也会去请教郑玘,完全不会因为郑玘不比他大多少而看不起了。
郑玘也不含糊,李贤来问他就回答,需要解释的也解释,虽然不如教李显那么用心,但是能做的也都做了——毕竟在郑玘心里还是李贤更靠谱一些。
李贤和郑玘关系十分融洽,李弘……李弘已经不想听这些了,他完全不想知道等他病好之后他的弟弟会趁着这个机会怎样挤压他的生存空间。
阿娘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更加喜欢另外三个弟弟,自己身体还不好,没有儿子,嫡庶都没有,虽然阿爹对他依旧很好,但是阿爹年纪也大了,身体也很不好,太子的危机感更加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自己必须将李显争取过来。
尤其是当李显做出了一个准确的预言之后。
其实那个所谓的预言,李显也就是那么一说,高侃和李瑾行大军开拔之后,朝中对这两处都很关心,各种军报源源不绝,只不过因为通讯系统比较落后而传消息的速度不是那么迅速,可哪怕是这样,高侃先破叛军于安市,又在泉山把他们打了个半死这个消息还是火速进京了。
这是大捷,非常振奋人心的一件事儿,唯一让大家觉得美中不足的就是那两个叛军头子跑了,是的,就是钳牟岑和安舜,他们两个居然跑了,这逃跑的本事也不一般。
结果之后传回来的消息就让李显非常囧了,兵败之后,反叛军就有点一蹶不振了,本来就是战败国,当时反抗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日子过不下去了,结果就被唐军来了个迎头痛击,到后来基本上就军心涣散了,于是安舜……安舜他就直接砍了钳牟岑自己跑了!
没有人知道安舜是怎么想的,现在大家只想知道安舜带着那些兵马要逃往哪里?虽然那些人并不多,只不过大唐从来不是会忍气吞声的,你既然敢反就得敢死!哪怕只剩下安舜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