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51(2 / 7)
没有杀降将的传统,连吐蕃赞普这样的大敌都留下了,薛延陀部落的首领想要活命也不是不可能。
贺兰敏之没有赶尽杀绝,实际上他也没有那个能力赶尽杀绝,这一百多人虽然是曹怀舜挑选出来的精锐,但是因为长时间的跋涉以及缺水缺粮,他们的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了,也幸好因为他们是精锐,否则估计也撑不到贺兰敏之找到他们,自然也就无法跟薛延陀部落打个不可开交,哪怕是偷袭也一样。
贺兰敏之直接带着薛延陀部落的勇士还有他沿途收集的士兵,一路顺顺利利的找到了大营,正好赶上了带兵过来平叛的裴行俭。
裴行俭年纪已经不小了,比起个人功勋他已经开始寻找能够传他衣钵之人,只可惜他的子孙在军事上并没有突出的天赋,这年头如果儿子不能继承衣钵的话,那么就只能寻找徒弟了。贺兰敏之的名声并不好,当然那紧紧是指他年少时期的那段岁月,后来他被驱逐之后就销声匿迹,再次出现在裴行俭面前的就是一个目光湛然若水言谈风趣举止大方,并且有领兵才能的人了。
到了这个时候裴行俭对贺兰敏之多少有些刮目相看,收服薛延陀部落谁都不会觉得这是运气,于是他决定培养贺兰敏之。
的确贺兰敏之已经不年轻了,但是有的时候年龄大反而是优势,除了真正的天才,将领则越是老练越好,因为年纪大了不会轻易热血上头。
裴行俭上一次看好的人是郑玘,只不过郑玘的领兵之术似乎自成一路,有着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裴行俭也疑惑过郑玘小小年纪领兵的风格是从哪里形成的,毕竟这位是通过科考出身的进士,以前也没有领兵的经验,郑家虽然也有从军之人,但是跟郑玘关系已经很偏远了。
裴行俭纠结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只能用天授来形容郑玘的领兵才华了,但也正因为这样裴行俭不能收郑玘当学生,如果郑玘的风格没有形成就算了,如今他有自己的风格,改变的话可能会更进一步也可能会从此变的平庸不堪。
无论怎么看,让郑玘改变风格也是要冒着太大的风险的,裴行俭放弃了,然后一直到了快七十岁的时候,他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学生,直到看到如今的贺兰敏之。
年纪大小无所谓,只要能够传他衣钵就可以了啊,当然如果严格来说是传承苏定方的衣钵,不过也都差不多了。
作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在低级军官的任命方面是可以不必打报告的,裴行俭想要考验贺兰敏之的人品,于是就把贺兰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