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155(2 / 8)
都在怀疑,却都没有证据,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显本应从东宫搬入贞观殿,但是李治却发现宫内除了东宫和贞观殿,乾元殿,其他地方都被武后掌控了起来。
李显并没有慌乱,乱也没用,之前李治在的时候在后宫的掌控上就不如武后,到了他能够掌控贞观殿和东宫已经不容易了。
李显从来没想过跟武后比拼这种控制力,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到真正的遗诏。李治不可能不防备武后,武后能够这么顺利拿到遗诏并且篡改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只是贞观殿内,乾元殿内,李显都没有发现有遗诏的踪影。
而他的这一连串动作虽然隐蔽多少还是惊动到了武后,李治去后,武后的势力比李显大了不知道多少,很多投机倒把的人分析一下母子俩的力量对比,顿时就站在了武后一边,更何况武后还有娘家帮忙,咳咳,虽然这个娘家只剩下几个侄子,但是怎么看都比连妻族都没有的李显强。
武后对李显的监视更加严格起来,李显心里着急却依旧跟平常一样,继位之初唯一要做的就是封赏:首先是武后为皇太后,太平公主变成太平长公主,相王李轮,改封豫王,更名李旦。
这是自家,然后就是家里长辈:加授泽州刺史、韩王李元嘉为太尉,豫州剌史、滕王李元婴为开府仪同三司,绛州剌史、鲁王李灵夔为太子太师,相州刺史、越王李贞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纪王李慎为太子太保。还有诸如李元嘉等人声望太高,无论是武后还是李显都有些担心这些人,怕他们生变,所以只是进加虚位,安抚一下想要实质的好处,对不起没有。
再然后就是群臣: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岑长倩为兵部尚书,魏玄同为黄门侍郎,并依旧知政事。刘齐贤为侍中,裴炎为中书令。
在封赏的过程之中,武后和李显两个人到底是出现过分歧,而这个分歧就在郑玘身上。
按照道理说,郑玘算是李显的“旧人”,李显登基自然是要优厚自己人的,而满朝文武满打满算也就这么一个郑玘算是太子党,剩下的人跟李显关系不错的不少,但是说是铁杆太子党的真不多。
但是李显在商议封赏的时候却故意压了一下郑玘,他不是不想让郑玘升官,但是郑玘的这个位置太重要了,掌管宫内护卫,郑玘离开这个位置的话,那么这里肯定是武后的人顶上来,到时候相当于整座皇宫真的就到了武后手里了。
所以宁可压着郑玘也不能让武后得逞,好在压着郑玘他也是有说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