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6 / 6)
家唱和,每每一念及此,都会让他无地自容。他也曾鼓起勇气劝说沈徽,此举非常不妥,然而沈徽对他的恳求始终无动于衷,通常只冷冷的丢过来两个字,快写。
无可奈何,再不情愿也还是得硬着头皮照办。
这日傍晚,司礼监掌印兼御前总管高谦忽然到访,并非来传旨,却是单独来见楚王。
翠云馆外的宫人都被打发了,唯剩下容与仍在书房内伺候。
高谦接过他奉上的茶,目光淡淡掠过,含笑道,“殿下今晚可做些准备,明日朝罢,皇上可能会询问您关于王妃的人选。”
沈徽若有所思,眼睛只盯着秋水篇中,那句曲士不可以语於道者,束於教也,半晌才问,“高掌印以为如何?”
高谦笑意从容,“殿下可以直抒胸臆。”
顿了顿,高谦接着说,“今日通政司严大人,大理寺袁大人又再度进谏,希望皇上早日立储,只不过他们提的,是殿下您。”
沈徽轻笑了一下,“那么父皇明日也会我问这个了,掌印的意思是?”
高谦摇头,“还不是时候。”他身子略微往前俯了俯,好像在看书案上沈徽所临的庄子,良久温和一笑,“殿下明日,不妨请皇上看看您近日所习书法,聊一聊心得。”
沈徽脸上浮现一丝笑意,点了点头,对高谦道了声多谢。高谦又闲话两句,便即起身告退。
沈徽扭头,吩咐一旁侍立的容与,“代孤送送高掌印。”
容与忙答应着,和高谦一道退了出来。
错后一步无声跟着,容与不免还在回味他二人方才的对话。
高谦见他沉默,对他和煦笑笑,“在想我对殿下说的话?”
容与回过神,迟疑了一下,道声是。
高谦颔首笑问,“你叫容与对么,今年多大了,是哪里人?”
容与想了想,报上这一世户籍所载内容,“小人今年十六,京城人,祖籍原是淮阴。”
高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