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部分(4 / 6)
去了。我让卫延他们查过,那时候杨氏母子离开京师,去投奔了一个极远的亲戚,那家人在胶州一代有产业,杨楠后来还入了人家的籍,那岑家大抵也觉得他是读书的苗子,盼着他将来能出仕,顺带也光耀门楣。”
沈徽面露不屑,“连姓氏祖宗都可以不要,就为了做这个官,他只当朕身边没人可用,也没人认得出他来?”
“他恐怕正为这个顾虑。”容与想起杨楠阴冷的眸光,“那日他一眼就认出了我。所以也没放弃投靠能帮他的人,眼下左侍郎不就很赏识他。”
沈徽哼了一声,“你觉得呢,该把他安放到何处去?”
“外放,”容与阖上折子,沉吟道,“去些民生艰难的地方,多看看人间疾苦对他有好处,能不能坚持下来,就看他的心志和造化,倘若因此能有所作为,也算是孺子可教。”
沈徽对他的安排颇为满意,但更满意的却是他的态度,看了片刻,笑着点头,“对这样人,你终于不心软了,才是真的孺子可教。”
第99章 要挟
文华殿大学士兼太子少保府邸,这一日高朋满座,香车宝马云集,然则当身穿朱红色织金蟒袍,腰系素色玉带的司礼监掌印率众策马而至,还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喧嚣,只是这喧嚣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暗藏于每个或正视、或窥视这位权珰之人的心底。
不必特别通禀,也不必递上名剌,门前早有人飞奔至内堂去请主人陈阁老。
片刻之后,寿星公亲自迎了出来,里头宾客见二人相携而入,也都站起身含笑拱手。
容与朝堂上众人还礼,一时厮见完毕,外面佳肴业已备齐,另有府内豢养的戏班,预备下戏牌,拟按寿星公和贵客的意思,开唱那咿咿呀呀的水磨腔。
宴是好宴,其间文人一席,武将一席,两者交集不甚明显。因捧场的人多,气氛自然也热络。容与身畔坐的大多是六部官员,偏巧挨着他的正是礼部左侍郎项慎。
面前的莲花碗里盛的是御赐太白酒,项慎见他不过微微抿上一口,便有些没话找话的笑道,“素闻厂公不擅饮,看来此言不虚。厂公是端正君子,淡泊冲虚,想是不愿为杯中物失了风度。”
容与一笑,“项大人过誉了,在座皆是雅正之人,四殿二阁诸公俱在,林某岂敢托大忝称君子。”
“厂公这话过谦,旁人不知,慎可是记得清清楚楚。”项慎摆摆手,笑着回忆,“天授六年,厂公在礼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