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9)(22 / 25)
事发后,隆科多沦为全京城的笑柄。贵妃气急,当然会对赫舍里府有怨恨。
“贵玛姆,吃糕糕,不生气。”
贵妃干脆把弘晖抱在腿上:“贵玛姆不生气,反正那死奴才也蹦跶不了两天了。”
**
景仁宫里,两人热火朝天的聊着。
而前朝乾清宫,满朝文武正激烈的讨论着。有人认为,他们该饶了倭寇,这样才能彰显大国气度。
与腓力公爵的直爽不同,德川幕府深谙委婉之道。大和民族,在面对强者之时,腰杆向来弯成标准的九十度。所以此次求和的国书,语气非常诚恳,完全把康熙帝碰到了与他们的八歧大神一样的高度。
康熙有些动容,他自诩仁君。东瀛一弹丸小国,着实没必要跟他们斤斤计较。
四爷眼观鼻鼻观心,他可没忘记庚子年冲到紫金城里的,那帮矮小龌龊的黑发黄皮肤人。那贪婪的神情,对洋人点头哈腰的态度,他记得一清二楚。
这是一个记吃不记打的民族,对其越和善他们越嚣张。若是时时敲打敲打,他们反倒一直卑躬屈膝。
只是他一个人的意见,终归成不了大事。所以在此之前,他转了好几个弯,联系上了几位汉臣,尤其是江浙闽粤一代出生的汉臣。
他们中的许多人,家园曾经受过倭寇侵袭。他们亲眼目睹过,倭寇各种烧杀抢掠的行为。稍微一挑拨,那一身傲骨就不允许他们置之不理。
果然,李光地再次婉转的提出反对意见。
“臣祖籍泉州,曾多次遭遇倭寇入侵。佃户商贾者,其财富百不存一。倭寇如此巨富,全出自我天朝之土,实在令臣痛心。”
胤禛嘴角直抽抽,不愧是只老狐狸,真够了解满人心思的。即便他是满人,也不得不承认,汉人那一身教养,比满人那些只知道圈地圈钱的宗室贵族们强许多。
果然听到钱,几位王爷们齐齐噤声了。康熙眼皮子倒没那么浅,但他脑子聪明。
作为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大臣,康熙一下就明白了李光地的意思。倭寇抢了那么多好东西,如今想要求和,那就先吐出来。
果然有人挑头,就有人跟进。四爷收买的一位御史也站出来,慷慨陈词。
“古往今来,皆有岁币一说。我大清天朝上邦,皇上千古明君,东瀛弹丸小国应年年纳币岁岁称臣,以表对皇上的忠诚及仰慕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