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5)
是被人贩子拐卖到宫里的,找不到籍贯所在,如今西南屯兵垦荒,正是用人的时候,边关军户娶不到媳妇,没有办法安家,她们这些宫里裁撤出来的宫女就一律发往西南边关来给军户们安家。说是给军户安家,安家其实就是配人。在朝廷的大官们的眼里,反正宫女们也都大多出身微贱,和这下三流的军户也算相配了。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道理搁在后宫是一批主子一拨奴才。
月华以前是御书房的宫女,虽是个小宫女好歹在御书房当差,算御前的人,当年也是有体面的,别的宫苑的人见着她们都得打千儿问好。
如今……当年御前的人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倒霉,别的宫里只裁撤了部分宫女,以前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一个不留全都打发出来了,而且绝大部分发往了边关。
月华五岁就被拐子拐了,十一岁卖进宫,根本不知道家乡在你何处,理所当然的就跟着来到了边关。
西南边陲刚刚经历大战,百废待兴,尤其缺人手,她们这一拨人来了,上头压根儿没时间管她们的婚事,是打发到了军需处干活儿,月华被安排在织布间织布。屋漏偏逢雨,因为大雨导致漓水涨水,上头又要修水库修筑河堤,她们又得隔一日去坝上挑土。
她是第一个到管事儿的陈婆处的,管事儿的严婆还没到。
一个大的织布间几百号人,只有两个管事儿的,然而没有人敢偷懒,因为她们这里的规矩是,做多少活儿给多少粮食,没有干完就没有粮食只能挨饿,为了吃饭也得勤快。
织布间每天规定织一匹布,早上辰时开工,夜里酉时下工,晚上下工的时候,管事儿的陈婆和严婆就会来点数儿。一匹布换二斤荞面,不够一匹不计数。军里的大米白面都是个操练的军士吃的,女子只能吃粗粮,一匹布换二斤荞面,黑乎乎跟泥土一样颜色的面,拿了这二斤荞面交去厨房,厨房才给做你的饭,不交粮食厨房就不做你的饭。
布匹是拿丈尺来量的,三丈算一匹,够数了,第二日早上一大早去管事儿的处领织布用的棉线和口粮。陈婆是个矮瘦的老人,高颧骨法令纹看起来有点凶,她平日里也都是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十分严厉,在她做不得一丁点儿假,三丈够数算一匹缺半尺都不行,宫女最怕碰见她。
两个管事儿的,严婆就比陈婆好说话些,圆盘子脸,一脸精明相,说话和声细气的,有时候短个一尺半尺的说两句好话,塞几个铜子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过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