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倒逼雷达提前服役(3 / 6)
对付德国的轰炸机群,雷达侦查系统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其他诸如寻找德军秘密轰炸机基地,训练战斗机夜间能力,都是治标不治本,没有雷达的探测与追踪,面对一切空袭都是浮云。
前一段时间中华帝方对特斯拉的金属探测器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海军方面,跟李卫国撒娇耍泼,最终成功索要了金属探测器中的关键技术,并交由海军装备委员会进行论证和研究。
特斯拉贡献出来这项探测技术,其理论部分得以在帝国科学院进行广泛讨论,尤其是在雷达探测和声呐探测方面的专家们,可谓受益良多,得到了很多有用的启。
蒙罗维亚大轰炸事件,给李卫国提了醒,必须要加快防空方面的建设了。
因此,帝国科学院随后就接到了李卫国的旨意,要求集中力量对现有的鹰眼乙型雷达系统进行改进,要求将雷达小型化、高精度化、易操作化。
实际上中华帝国在雷达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积累已经非常丰富了,比如雷达系统当中,与其紧密相关的无线电广播和收听技术,实际上就是频段不同,以及是否进行目标测量和追踪的问题。
有了无线电广播和接受技术作为基础,再来开雷达系统反而就非常容易了,至少在acde几个波段频率内开雷达系统已经足够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电子管和磁控管,没有这两个关键零件,一切都是浮云。
目前中华帝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不断被刷新,几乎没过一个月,都有一款新型号的电子管和磁控管被研制出来,较前面的同类产品不断提高性能,但帝国政府一直限制这方面的技术投入市场,目的就是防止被德意志帝国获得。
实际上,只允许研电子管和磁控管,却不允许投产,这条政令虽然由帝国内阁下达,却真正是李卫国授意的。
之所以这样做,是李卫国想要摸清楚德意志帝国在这方面的真正科研水平。
事实证明,当中华帝国严控这方面的高技术产品投放市场时,德意志帝国在这方面的科技追赶度就会陷入停滞状态,这让李卫国明白,希特勒手中并未掌握这方面的技术,至少目前还没有。
于是,李卫国有理由怀疑一些企业曾经将帝国的高科技电子管偷偷走私给德意志帝国,亦或者是通过其他第三国的商人走私,于是他责令相关部门开始彻查相关渠道,很快就惩处了一大批叛国者。
商人追逐利润,如果有百分之几百的利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