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3 / 4)
做的时候就像是在身上盖着一个小毯子一样,正巧就盖在了自己的小腹上。赵菁便自言自语道:“等你们父亲穿上了这棉衣,我就告诉他,这是你和为娘一起做的。”
徐老太太被这事情吓得半死,送走了太医之后也来了明德堂看望赵菁,见她还靠在炕上做针线,便蹙着眉上前道:“你好好休息就是了,还做什么针线。”
待她走近了瞧见做的是徐思安的棉衣,神色到底柔软了几分,只笑着道:“当初老侯爷的衣裳,也都是我亲自缝的,后来孩子们的衣裳我倒是缝得少了,等安哥儿去了军营的时候,我这眼睛有不好使了。”
老侯爷去世那会子,武安侯府可谓是遭遇重创,老太太日日以泪洗面,把眼睛都哭坏了。直到今日,徐老太太看人的时候,还总是不大真切,更别说做针线活了。
“我闲着也是闲着,便做了起来,本来以为今年天气不会冷得这般快,没想到这么早就下起了雪来。”赵菁见老太太已经带上了貂皮帽,身上的衣裳也穿得厚实,便也放下了心来。
老太太只开口道:“听说了尘居士执意不肯跟着国舅爷走,还住在静慈庵里头,到底让人不放心,不然过几日我派人去把她接到侯府来住几日。”
赵菁知道徐老太太是好意,只是珠泪夫人早已经是世外之人,让她住到侯府来,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
“母亲不用挂心,这次我和居士得救,便是因为国舅爷在静慈庵周围安插的暗哨,所以居士的安全倒是不用操心,她想在静慈庵住下,就让她继续住着吧。”赵菁心里也明白珠泪夫人的难处,她是□□的小妾,却被前朝皇帝所强抢,最后又跟当朝的国丈生了一个儿子,这样一波三折的人生,若是不住在那般清净的地方,还不知道要受人多少的口舌呢!
“你说的也是,住到我们家来,好像是有那么点名不正言不顺的。”
徐老太太没坐多久便走了,只嘱咐了赵菁好好养着,这几日也不用去她那边晨昏定省的,有卫竹筠陪着她,她倒也不觉得太冷清了。
赵菁自然是乖乖的听话,她如今也有五个月的身孕了,却比一般人的肚子还大一些,也难怪有人说她是双生子,只是太医号脉还号不出来,终究也只是猜测罢了。
她这厢才把针线收了,预备用晚膳的时候,外头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赵菁便挽了帘子往外头看了究竟,只见绿芜从门外进来道:“大长公主府上派人送了讣告来,大长公主没了,太太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