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诠济法师心神俱变(1 / 6)
较之一心精研三道者咎宜人,诠济法师显然对于妖、魔二族更知详尽。
接下来半个时辰里,他始终向刘君怀讲述二者之间显著特征,其相似之处,已然细化到眼神。
见到诠济法师如此耐心细致讲解,刘君怀也一改心内些许敷衍心态,仔细根据法师所描绘,于识海内一一推衍存储。
他却是不知接下来某一日,正是因为今日里如此详尽获知,在辨识隐匿者时候,带来极其便宜用场,也从而深挖出一系列潜伏存在。
这近乎半日里,诠济法师丝毫未提及噬魂枪一事,刘君怀也恍若无知无觉,却是将乐圣仙师以及三界真阳心经,各做深度解析。
良久后诠济法师叹道:“君怀,你这位恩师了不得,其未来造诣不差于你。要知你自身乃秉天行事之人,有诸般运道幸蒙殊祥惠及。仙师其人却是仅凭他个人佛道精义理解,其人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已近似修得功德极致于一身般存在!”
刘君怀并不在意诠济法师如此直言不讳,乐圣仙师也是他心目中崇高至上等同。
诠济法师似乎也不在意刘君怀此时心内所想,依旧言道:“须知人之烦恼根本就是贪嗔痴所构建,为了熄灭贪嗔痴,佛家讲究勤修戒定慧,这便是有所求。在道家看来,有所求就是执念,而有执念就无法修道。”
“仙师可贵之处,便是将此种执念凝汇为品质义理,看似淡薄,却另行彰显其中良好精髓。执念是一种态度,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现实未来,对待生命之认可程度。”
“它亦为对个人存在之证明,更是对某物或某人或某事特别执着,当执着过分之时,就会有怨念,唯有放下执着才会自在。仙师便是将此等执念单纯消除方式,巧妙借用心经加以演化。”
“从而结合佛义精髓自净其意,使得三业皆净,诸行皆正,与众善行以奉行。继而于增强舍心、远离瞋恚之慈心善念相引导,促得体内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由此自然修演出先天之真火,以时刻冶炼心内杂识!”
“这就是三界真阳心经最真实存在意义,更为令我等佛家教义略有深研者惊骇的是,此等心经实际上并未刻意摒除或分割佛道二义经典,而是利用其真火纯意施加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离之动力、热能,从而构架出良品基础上开悟或见性。”
“而且,此类心经不受任何修为、境界所羁绊,下至修真炼体,上至圣义探究,均可由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