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居仁堂制(2 / 3)
达到7.5亿枚。
“袁大头”在民国年间通行,但是“居仁堂制”的烧制时间,实在是太过短暂,所以虽不能说是凤毛麟角,但也的确很少见。
不过,目前市面上遗留的真品虽然并不多见,但不管是地摊上,还是古玩店里,“居仁堂制”的瓷器却比比皆是。
很明显,假的。
“居仁堂制”的赝品可谓五花八门,就好像刚才司马六说的,光是这种款识的各种样貌,就不下百种。简单想想,洪宪年号一共维持了不足百天,就算加上提前准备烧好的瓷器,这冒出来一百多种款识,难不成一天就换上一两个?所以,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凭空臆造的。
而摊主说的,也就是这个观音瓶的底款,红料双框款,虽然不算臆造,有过同款真品出现。但,却也是仿品最为繁杂的一类。各种框线各种字体都出现过。
地摊上这个观音瓶是篆书款,市面上篆书、隶书、楷书、仿宋等等字体都出现过。每种字体也都出现了很多样貌。
就算单看这一种红料双框篆书款的“居仁堂制”,在地摊上出现的都很多,什么瓶子罐子,盘子碗,笔筒笔洗,都有过。甚至现在那种带盖的大茶杯,杯体印着现代建筑的图案,底款儿还来一个“居仁堂制”!
更要命的是,这个“居仁堂制”,不仅现代有大量仿品,民国年间也有大量从瓷都出来的工匠,仿制这种瓷器。年代接近,手艺接近,更是难以甄别。
所以呢,一般玩家,甚至是古玩贩子,见到“居仁堂制”,如果不是大开门、百分之百确定,基本都是按照仿品来看的。
还有些专家和藏家,干脆来了个省事儿的办法,只要是确定这“居仁堂制”是民国年间的东西,干脆就认定为真品。如此一来,“居仁堂制”就“多”了。
但价格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真正的“居仁堂制”,在顶级藏家之间过手,高的能到几百万上下。但是,民国后仿的“居仁堂制”,根据不同器型,不同水准,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坡度也很大。至于眼下的高仿,纯粹工艺品,那是可以批发的。
摊主话里话外的意思,自然是暗含这些个情况。
“我问的是价儿,您不用说这么多。”唐易听了摊主说的,笑了笑。
摊主想了想,“这件起码是民国的东西,我要你五万,不多吧?”
这件观音瓶,胎釉、色彩、画工,甚至包括底款儿,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