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 也算捡漏(2 / 3)
这最大的一家店面,居然是这个状况,司马六有些沮丧,“我说,你查对了么?这里的古董店是不是不行啊!”
唐易应道,“我也没想到,不过咱们之前也问了,确实没有大型古玩市场。再去两家小店看看吧。”
“这古董店里,怎么基本看不到玉器?”此时,文佳也跟了一句。
“这个我倒是知道。”司马六回答说,“听说倭国人不是很喜欢玉器,但是老玩具据说很受欢迎。你们看到了,那个小汽车玩具,居然和道光青花罐一个标价。”
三人又走进一家店面,这家店面比拐角的那个店面大一点儿,但是也只有十几个平方,东西摆放就比较杂乱了。
更出乎三人意料的是,这店主,居然是一个英国小伙儿!而且,华夏语说得不错!三人进去的时候,嘴里是说着话的,这小伙儿一听,开口招呼的就是:“来了几位?”
原来,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倭国,这小伙儿经常到唐人街混,而且还到华夏进过一次货。同时呢,酷爱华夏文化,算是半个华夏通。
这下交流方便了,小伙儿很热情。聊了几句之后,就开始派发名片,说既然是从华夏来的,有好东西他也收。
聊着看着,唐易还真发现了一件玉器,这是一块不大的玉璧,素的,不过比较厚实,上面布满了牛毛纹沁。
“这是我从一个本地老人手里收上来的。”小伙儿介绍道。
唐易看了一会儿,把玉壁递给了文佳,文佳看了看,心说,老东西啊,不过他一时断不了代,直接问道,“这个怎么卖啊?”
“收来一万,想拿走添点儿就行。”小伙儿倒是很痛快,看来玉器在倭国确实不好卖。而且古玉这东西,很容易打眼,且不说玉器的用料五花八门,就说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沁色变化多端,识别起来也确实不容易。
这块玉倒是块和田玉,但是不够白,而且表面没有纹饰,看起来又乌蒙蒙的,布满了牛毛沁。能看出算是老东西,但是能老到什么时候就很难说。关键是品相看起来一般般。
“行,那我加一千倭元吧!”文佳见唐易递给他了,知道不能看表面,这东西肯定不差。
“开玩笑哪您?”小伙儿笑着摆摆手,“行,真要加一,那就加一万吧!”
文佳还要讲价,唐易接口道,“就冲你华夏语说的这儿流利,就这么着吧!”
一块玉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