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第9节:第三章 离别再遇(2)(1 / 3)
赵萧君问她怎么沦落到这个学校了,凭她的成绩怎么着也是个名牌大学。林晴川大大地叹了一口气,说她参加全国物理竞赛获得一等奖,学校推荐她保送武汉大学。当时有两个保送指标,一个是复旦,一个武大,可是她气学校为什么不给她复旦的指标,而给听都没有听过的武汉大学,所以就没有去,摩拳擦掌准备考清华北大的。哪知道高考的时候马失前蹄,一个不小心掉到这里了。赵萧君无语,半天说:“你就认命了吧!”她自己也嘲笑说:“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呀,报应报应!”赵萧君看着她傻眼,更加无话可说。
她问赵萧君为什么突然转学了,赵萧君也不瞒她,说她在陈家待得实在憋气,很不是滋味。回到母亲那里的不如意也向她细细诉说,说实在闹,都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念书;说那个“姐姐”对她有意无意地为难敌视;说弟弟的蛮横;说继父的那种冷淡客气直插心扉。这些话她从来不敢和母亲说,怕惹她伤心,现在通通对林晴川说了出来,大大舒了一口气。末了又说:“虽然有这许多啮齿的小烦恼,可是因为始终有母亲在身边,所以受一点委屈也没有什么。你不知道,有一次我肚子痛,我母亲半夜爬起来给我揉,又是调红糖水又是灌热水袋的。这些头疼脑热的小事我在陈家从来都不敢声张的。”
林晴川用十分可怜的眼神看她,好一会儿才说:“我们两个人之所以这样要好,原来同是天涯沦落人!”她自己也说,如果她家里还是以前那样,她是不会和赵萧君推心置腹的。赵萧君反驳如果她还继续待在陈家,两个人顶多也只是点头之交。两个人都比同龄人经历的多,吃过苦,受过委屈和轻视,这样一来心灵反而更能贴和在一起。
可是彼此的性子却又相差很大。林晴川面上总是笑嘻嘻的,对谁都和气,很有人缘,却并不是一味随和,感官十分敏锐,很懂得察言观色,说话行事极有分寸。据她自己说是因为“这两年在哥哥棍棒底下讨生活,所以不得不学会看人脸色”。赵萧君这个人依旧淡淡的,不随便和人搭讪。说起来从小到大,从头到尾只有她这么一个朋友。可是得一知己,一生便已足够。
赵萧君和她一起出去吃小吃的时候,两个人抄近路,穿过学校后面的古城遗址,现在已经改建为公共花园了,满园的花草树木,蓊郁葱茏,有专人照料。只余下高高的石碑径直耸立到半空,很有震撼感。上面的字迹一个都看不清楚,光溜溜的一片,连镂刻的花纹也只剩下淡淡的影子,诉说着岁月的雨雪风霜。附近的一些老头老太太整天在那里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