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4 / 4)
的话。自己还不需要上肥除草除虫,就已经累成这个样子了,连体形都改变了,可想而知真正的绿色食品要生产出来是多么大的劳动量。
所以她很怀疑有一些田园诗人是在什么处境下写下那些诗歌的。
陶渊明还算靠谱,毕竟有一定的亲身体会,写下:“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但王维就写道:“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是典型的带着浪漫的眼镜看待辛劳的农村生活。还“羡闲逸”呢!如果他真的在田间操劳几日,弄得腰酸背疼,一身汗臭,皮肤还晒得爆皮,一定不会再觉得农村生活有这种图画一般的美感了,虽然这首诗的意境本来还是很美的。
所以美似乎起源于不了解,升华于想象。
农业生活唯一的好处似乎就是能够吃上新鲜放心的食物,沈宝云记得自己的大姨就和自己说过,她们当年到农村插队的时候,农场里的新面特别好吃,有一股浓浓的麦香,用新面做的大馒头再配上肉酱和一碗土豆汤,一个人能吃两三个呢,和城里吃的陈面粉根本不一样。
所以贾母才对刘姥姥说:“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
但现在土地里各种金属元素都不知是什么,所以看着新鲜的粮食蔬菜里面也不知都含的什么成分。大自然本来把那些重金属用难以采掘的形式固化封存起来了,可是人类太淘气,又把它们给挖出来了。
如今社会经济是发展了,但有些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难怪那么多人移民啊!
沈宝云一想到大姨描述过的新面的滋味,就下定决心,明天蒸大包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