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6 / 8)
好歹也是个富家子弟,花大钱砸了听个响,烧了看个火,又不是没做过。
虽然这种十分傻逼的行为,在他成年后就没做过了。
慕晏也没想到居然有人能抵挡住宿谊的魅力。虽然他知道李霭家中事,但李霭完全可以先投靠他,然后以他的命令的名义,参加科考。甚至不参加科考,他也能给李霭想要的,只要李霭真的有才华。
这不是符合李霭祖父的期待吗?那李霭为什么要离开?
慕晏后来思考了许久,反应过来,宿谊的魅力没有失效,只是成功后的结果不是预期罢了。
李霭来青州,的确是存了向慕晏举荐自己的希望。但见了宿谊之后,听宿谊说他拼都不拼,就叽叽歪歪怀才不遇,真是脸大(宿谊: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李霭心态就改变了。
他以为宿谊是含沙射影,说他不敢与天下读书人相争,想着投靠别人走捷径的事。
不如李霭的庶族子弟都参加了科举,有的失败,有的已经前往京城。李霭自认为才华比这些人强,为何他不敢堂堂正正搏一次?
听闻京城之中有不少官宦子弟,甚至世家子弟都参加了科举,来验证自己所学。至于庶族名士,更是数不胜数,他有何脸面,还未开始比拼,就厚颜无耻的对慕晏说,他很有才华?
李霭羞愧不已,于是,打道回家,留下他友人满头雾水,只道自己好友心思真是太难捉摸。
宿谊听闻之后,很是心虚。他好像好心办了坏事啊,希望不会影响李霭一生吧?
“若这就影响了,那就没有用他的必要了。”慕晏道,“若是他能顶得住家中压力,那么我便对他高看一眼。”
宿谊叹气。
...............................
李霭的事只是个插曲,但这插曲之后,不知怎么回事,其余人也不再向慕晏递帖子请求见面了。
慕晏打听之后,才知道李霭虽是庶族,但才名在外,连他都过不了慕晏这一关,灰溜溜的回老家了,其余人就犹豫要不要自取其辱了。
宿谊更加愧疚,慕晏劝他,若这些人连这些傲气都没有,那见面也会被他扔到一边,不会用。
慕晏见宿谊心情还没有好,便转移他注意力,给他念了自己写给皇帝的折子。
前面说了,宿谊忘记了水泥这件事,可能会被皇帝陛下骂。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