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3 / 8)
上没有政权,那么就可以直接移民或者修建补给基地。
补给基地的说法,是宿谊提出的。当慕家第一个庞大的船队满载而归的时候,海上贸易肯定会兴起,到时候总要在沿线建给船队的补给基地,而且还要配备士兵,随时出海,护送船队离开。
不然遇到海盗怎么办?
若是海上贸易真的兴起,南部那些岛屿上肯定得建所谓补给基地。在护送商队的同时,军队说不定还能收些保护费。
虽然海上艰苦了些,但赚得多啊。而且补给基地上驻扎的部队会隔一段时间轮换,又不是放在那里就不回来了。去吹一段时间的海风,多赚点银钱,他们肯定是愿意的。
易苒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当这排头兵。
本来易苒最开始做的是新作物推广之时。现在新作物丰收了好几次,且阻力也已经扫清,已经不需要一位皇子时时刻刻盯着,所以易苒已经将此事交给了朝中大臣。
易苒之前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搜集藩王和世家勾连敌国证据,现在那些藩王和世家已经伏诛。
太子现在在负责文教推广的事,皇帝一直在想,给易苒找什么事做,负责开通海上贸易便是设想其一。
易苒觉得,这很适合他。
于是易苒给皇帝上折子,便是自己要带船队南下,去探查补给基地可以建造的地点。不过皇帝表示,要等第一批船队回来之后再说。
现在南方还是蛮夷之地,北方之人不适合南方天气,认为南方瘴气重,易得病。其实就是湿气太重,蚊虫多。
皇帝可不放心让自己的儿子去那种地方。
不过若是海上贸易发展起来了,南方或许会飞速发展。
宿谊在听闻之后,想起这时候南方开发的困境。
道路的话,水泥可以解决。开山之类,炸药可以解决。瘴气等等,或许他能弄出点什么药物来?比如青霉素?
宿谊曾经在自己实验室中培养并且提取过青霉素。这其实是一个不算难的实验,只是需要显微镜。
如今玻璃的制造工艺已经突破,无色透明玻璃已经可以制作,虽然产量不高,但无色透明的玻璃肯定先供宿谊使用。
宿谊已经用其制造了望远镜,那望远镜也已经送往各个边疆,虽然暂时不能成为军队普及的装备,好歹主将人手一台。
当王博源回北疆的时候,宿谊还特意给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