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内府梅瓶(3 / 8)
集到五十名珍中的三十一种,可以说是“钱迷”中最顶尖的藏家。
走进四方阁,体内元气马上产生感应,不过只有其中几件产生感应,并非所有物品,也就是说,四方阁里头并非全都是古玩,大多还是现代工艺品。
但这并不奇怪,世上根本没有那么多古玩,店铺和地摊差不多聊多少,想要淘宝,还得靠眼力,看运气。
“先生你好,请先看看。”导购员小美女很热情地招呼,每卖出一件,她都有相应的提成。
“我不是来买东西的,准备出手这件黑釉瓷瓶,你们这里收不收?”
“请等一下,我去叫老板。”导购员走向二楼,只有老板,或者店长才有买入的权利。
很快,导购员又下来:“不好意思,我们老板正在谈一笔生意,您能不能稍等一会?”
“没事,正好看看你们店里的藏品。”秦学兵把黑釉瓷瓶,很随意地看了起来,其实他是想看看四方阁有没有出售黑釉瓷,又是以什么价格卖出的。
黑釉瓷发展很早,始于东汉中晚期,于唐朝开始盛行,宋朝时发展至巅峰,但做工都不精细,直到明清时期官窑的发展,才出现做工精细的黑釉瓷器。
目前,黑釉瓷存世量比较大,并不难见,四方阁的瓷器柜台上就有两件,只是造型不像秦学兵的黑釉瓷瓶那么奇怪罢了。
其中一件是葫芦造型,通体乌黑,釉色纯正,做工十分精细,旁边放着一张小纸片,写着:雍正官窑黑釉葫芦瓶。
不过并没有标明价格,这也很正常,古玩是很少明码标价的,同样一件古玩,在喜欢的人眼里可能价值千万,在不喜欢人眼里,就是破铜烂铁,一文不值。
秦学兵也懒得询价,这件葫芦瓶是官窑,自己的黑轱辘一看就是民窑,其价格相差巨大,没有参考性。
另一件是双儿圆底香炉,釉色、做工都与秦学兵的黑轱辘相当,旁边的纸条写着:宋黑釉双耳圆底香炉。
同样是宋代,做工相差不大,应该是很好的参照物,于是秦学兵开口问道:“美女,这件香炉什么价位?”
导购员在四方阁呆了两年多,形形色色的人都见过,一眼就看出秦学兵的心思,而对于这种情况,通常是按照老板的吩咐,报出最低价,甚至比正常交易价格还低:“宋代黑釉瓷已经非常难得,具有很高的收藏意义,你若想要的话,我可以算便宜点,八万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