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遭遇与小心(2 / 4)
大道。正所谓是:人间有仙境,得道在蓬莱。是也。
“对我们奇门中人、武林中人来说,这里就是仙山圣地,我相信奇门一定会在此地复兴。”秦学兵无比神往那一刻道来。
奇门虽然重新入世,但人才凋零,修为普遍不高,除了他与古老,再难见先天境界的高手。
没有高手,没有同等次的高手,这对秦学兵,对古老来说都未免太寂寞了。
“没错,我们奇门定会再次中兴!”师天南以充满信心,这里的元气无比充沛,再布下大阵,凝集更多元气,他有信心在三年内突破到先天境界。
如果机缘合适,甚至可以马上突破。毕竟他已经困在阴阳相济巅峰境界多年,只差一个机缘。
“哥,你说为什么蓬莱的传说会这么流行?”欧阳小妹提出疑惑,就像满天神佛为什么有那么多信徒一样。
“秦汉之前,昆仑的名气更大。秦汉之后,则知蓬莱而往昆仑,说到底还是跟当时的执政者和社会环境有关。”师天南代替秦学兵回答。
战国时期,都想统一,战事不停,人们生命没有保障,渴望有一个超尘脱俗的仙境,既能远离战火之害,又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便在神话幻想的启发下,想象出一个仙界。
秦、汉统一以后,最高统治者为了能永远享受舒适的生活,更希望长命,最好是不死,于是从上至下掀起了狂热的神仙信仰。
由巫士转变而来的方士们,其中一部分当时对文化很有贡献的知识分子,也有一部分为了一己的名利,不惜去迎合最高统治者,大肆宣传传闻中的海上蓬莱、方丈、瀛洲,这便是东方的“三仙山”,也有“五神山之说”,总称为东方的蓬莱仙境。
战国末的齐威王、齐宣王与燕昭王,以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劳民伤财地派人去寻找蓬莱仙境,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到达过,不是三神山隐于水下,便是因大风所阻,半途而返。
“可见所谓仙山,实在很虚无缭纱,是那部分方士们的瞎编。即使我们现在所处的蓬莱仙山,不也是徐福给取的名字。”
“师兄说的没错,就像满天神佛,信则有,不信则无,人们因为有信仰,所以蓬莱能扎根百姓心中。”
众人一边闲聊,一边踏着石阶往上,已经能够清楚看到山顶上的巨树。虽然没有逆反世界那棵神树庞大,但也是一棵参天巨树,树荫铺天盖地,少说也有两百米高。
树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