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那一碗疙瘩汤的风情,冬天的蚂蚱(3 / 4)
来,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据孙刚所知,大部分昆虫是化成蛹,钻到土里,也有过冬的,如瓢虫苍蝇等,都得找地方藏起来,以躲避冬天的严寒
而这些蚂蚱,显然是一幅及时行乐的样子,它们并不钻进土中,也不躲在草丛里,中午太阳正好的时候,它们就在石头上得意洋洋地晒暖儿一旦有惊动,它们就像夏天一样跳跃和腾飞,丝毫也不节约体力
虽然它们这个样子不像过冬的,但还是引起了孙刚的好奇,它们到底能活到时候呢?
随着天气变冷,孙刚能看到的蚂蚱也越来越少,不过总还是有活的
在孙刚的记忆中,蚂蚱是白露到秋分产卵,产卵之后,它们的生命历程就基本走完了
孙刚小时候蚂蚱很多,成群结队的所以那时候蚂蚱是常吃的美味
但到秋后的蚂蚱就不能吃了因为产卵以后的蚂蚱体内有蛆掰开它的颈部,常常会有长了很长的蛆虫,这说明在它们的生命末期,即使一时还活着,但已经活得很不健全,它们不是被鸟吃掉,就是已经被其它昆虫预定为孩子的面包了
这几天的观察让孙刚注意到一个现象,准备过剩的昆虫的成虫都蜕变得很晚比如瓢虫是成虫过冬,它的准备过剩的成虫要到秋后才长成蚂蚱也是如此
其实原先孙刚也在深秋的时候在树上看到过蚂蚱蝻子,也就是没有蜕皮的蚂蚱的若虫,当时并没有在意,只是以为那是个别的蚂蚱了时令,现在想来,那就是准备过冬的
可见蚂蚱过冬不是偶然,也不是个别品种的问题,而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蚂蚱过冬的方式很特殊它从秋后蜕皮就不再吃,一直到春草发芽
这倒没有奇怪,因为过冬的虫子大多不吃,因为天寒地冻的北方确实没有可吃,它们要度过严酷的冬天,就必须具有这样的本能
问题是蚂蚱并不懂得节约能量,它们不但不蛰伏起来,而且在冬天最寒冷的冬至前后,飞行度和高度和夏天几乎没有区别
孙刚看到的能过冬的蚂蚱的颜色都是灰褐色,当然,在山草桔黄之后的山上,这是最好的保护色,这种颜色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吸收阳光
原来这些蚂蚱在整个冬天,都不蛰伏,只要天气晴朗,太阳一上来,它们就趴在石头的向阳面上晒太阳,那种姿态,就如同冬天农村里晒太阳的老人,它们的身体并不是直立,而是完全放松,肚皮横斜着朝向太阳,那样子非常惬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