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萧索的冬天(2 / 3)
的树皮上布满了茸茸的白碎皮,像是着了霜一般。
当然,也会有霜或者小雪落下来,树枝就马上臃肿,由萧萧而白胖,苍凉之气也少了,成了冬天里县城的简单风景了。
孙刚正行驶在这逼仄的胡同和白杨之间,簌然蹿出一个老者,依然担了挑子,口里喊着:豆--腐哦,豆--腐哦。
豆和腐之间拉得很长,喊豆的时候仿佛用尽了力气,长的让人替他担心,最后突然吐出一声“腐哦”来,戛然而止,让人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当然也有其他的声音,比如鸟叫。谁家还有雅兴,养了几只鸽子,大清早咕咕地叫唤着,虽然不分场合地会拉出白色的鸟屎来,却也让人喜欢。
这县城里不管什么鸟儿,只要是鸟,就让人高兴。偶尔的时候,还会有几声犬吠,虽然稀疏,却物以稀为贵,让人听来巨大如豹。
很快就到了赵涵家里,一家人正围着炭盆烤火,吃饭呢。
等赵涵吃完饭,外天天气晴朗,阳光高照,两人踱步出去。一路走下去,看下去,听下去,从城东到城西,不到半天的工夫就走完了。
因为这个县城太小,与其说是个县城,不如说是个城关镇,何况又是山区。
这里没有快节奏,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只有缓慢,只有安闲。旧。新与旧。
这种格调很符合孙刚的心意,孙刚看着旧建筑,怀念着旧时光,慢慢走,慢慢想,仿佛落后了一千年。
赵涵挽着孙刚走在街道上,街道上背阴处有些许的积雪,赵涵故意踩上去,脚下咯吱咯吱地响,让人想到遥远的童年的物事。
小县城毕竟是小,冬日的小县城更显得小。
街上人不多,天气又冷,有时候晴天的时候还会刮风,呼呼呼地吹过去,吹过来。
在县城里转了转,也感觉没那么冷了。
“小涵,咱们去河边看看吧。”河边承载了高中时期的很多回忆,那个时候一帮人经常在河边玩。
“好啊,咱们高中时候还去过很多次呢。”
沿着滨河路到河边去,经常会碰上同样散步的熟人,男熟人或者女熟人,总是打过招呼就匆匆而过。
这小县城的郊区实际就是农村了,有农民从地里割了白菜往家里带,有在田野里放羊的老头或者少年,矮腿长须的白山羊黑山羊云朵一样把牧羊人包围起来,牧羊人穿黑布棉袄,抱着一条长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