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7 (21)(11 / 23)
而是两大帝国海军在思想观念和作战环境不同造成的。
英格兰是一个岛国,国内市场有限,极度依赖远洋贸易和海外原材料输入,海洋就是英格兰的生命摇篮。在这种周遍环境下,英格兰海军在很多时候都不得不远离本土港口,在海洋上独立作战。他们的战舰需要灵活高速,在消灭敌人的同时,还要尽量保存自己,战列舰的诞生就是这种作战思想的最集中体现。
而奥斯曼帝国不同,苏莱曼一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奥斯曼帝国在他的统治下,几乎可以跟巅峰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相提并论。
目前的奥斯曼帝国横跨亚非欧三大陆,欧洲部分占领了匈牙利的贝尔格莱德,直到罗马尼亚公国边境;亚洲部分占领了阿拉伯半岛的整个西岸,东面逼近了伊朗王国的德黑兰;非洲除了西班牙控制的摩洛哥以外,整个北非都在其统治之下。
奥斯曼帝国的疆域广阔,海外殖民地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统治者只需要海军把持住地中海霸权,为奥斯曼守住贸易港大门就可以了。而且半个地中海的港口都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他们的舰队并不需要冒险单独作战。
在战争中,他们往往可以凭借大编队围殴敌方,自身即便受些损失,也可以在附近港口得到及时的休整。爆发力强,载员众多的巨型阿拉伯战舰就是这种作战套路的精华。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海军战舰都是诞生于各自的生存环境,当它们发生碰撞时,很显然英格兰战列舰在战斗中技高一筹。当然,如果让海雷丁带着那些被重创的战舰,返回伊斯坦布尔或者某个希腊海港,那就另外说了。
如果换成是平时,海雷丁根本不会放弃那些被重创的战舰。只要放飞旗舰上的信鸽,他带着敌人在爱琴海兜上几天,甚至哪怕是登陆某个小岛,像徐默一样用火炮居高临下搭几个炮台,他都可以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但是现在不行,奥斯曼第二私掠舰队被亨利·摩根在的黎波里全员击沉。伊斯坦布尔第三舰队的巨型战舰早就被他抽调,现在就在他的舰队中,剩下的那些武装快船估计只要出现在这片海域,就会被亨利·摩根击沉,加勒比海盗王不会放任他们与海雷丁汇合。
地中海的无敌海盗王就要陨落在爱琴海了吗?徐默心中不知为何,感到心脏剧烈地跳动着,一股股热血直冲脑际。
扬帆出海,与强敌决战于大洋!想必亨利·摩根现在的心情一定极为舒畅,志满意得。虽然早间的海战他同样损失了一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