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秦淮八绝(1)(5 / 7)
与安吉尔姐妹俩相视一笑之后,安馨这才捂着嘴笑道:“嘻嘻……木头,这里面可是好东西哦,不光我能用,你也有用呢。”
“我也有用?什么东西?”一时没反应过来的秦晓伟,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正仿佛刚偷吃了只鸡的小狐狸一般的安馨和姐妹花们。
“嘻嘻……你自己看啊。”说着安馨将手上的拎袋往自己男友的跟前一提。
看着古怪的女友,秦晓伟就势透过袋口看下去,却映入眼帘的竟然全是一件件或素雅或艳丽的小布片儿,看材料还都是丝绸的,做工也很精致。
“我勒个去得是这个啊”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但秦晓伟这心里立时就转起了念头:“嘿嘿,这要是到了晚上,让小馨一件件穿上,那岂不是……”
可惜,考虑到有两个大灯泡在旁边,他只得故作正经地打了个哈哈,然后大手一挥,往这一趟原本的主要目标赶了过去。
要说这夫子庙,除了能瞻仰一下孔圣人的威武与欣赏古建筑那浓郁的历史色彩之外,最吸引人的东西自然就是吃了。
相传六朝时期,秦淮河和青溪一带,就设置了不少水榭酒楼,明清时期,则更为繁华。到了现如今,夫子庙一带的饭馆、茶社、酒楼、小吃铺比比皆是。
据官方统计过,仅仅就夫子庙的中心地带,不同花色品种的小吃,就足足有二百多种。可谓是咸甜荤素,风味独具;春夏秋冬,各领风骚。
诸如春天的荠菜烧饼、菜肉包子;夏天的千层油糕、开花馒头;秋天的蟹黄烧卖、萝卜丝饼;冬天的五仁馒头、水晶包子,都是有口皆碑的。
而经过点心师傅们的努力挖掘和刻意创新,现如今夫子庙的小吃已经上升为小吃宴、小吃席,在华夏食谱中形成了独特的小吃系列。
在夫子庙地区有七家点心店制作的小吃,因工艺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而著称,经专家鉴定南京秦淮区风味小吃研究会于1987年9月正式命名这八套秦淮风味名点小吃为“秦淮八绝”。
“一绝”为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雨花茶;
“二绝”为永和园的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
“三绝”为奇芳阁的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 ;
“四绝”为六凤居的豆腐涝、葱油饼;
“五绝”为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
“六绝”为蒋有记的牛肉汤、牛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