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招兵买马”(3 / 4)
国带人来就行了,不过谁让九车间现在一穷二白,缺钱缺得厉害,于是赵东升也跟了过去,想看看能不能从电子厂那里占点儿便宜,搞来一些原材料。
“这位就是燕大的高材生赵卫国赵技术员。”在电子厂,赵东升见到了张坤,一个jīng壮的中年人,牛保国笑着向张坤介绍赵东升。
牛保国已经告诉张坤九车间准备生产录音机的事情,张坤对此是感到大为震惊,他觉得牛保国一定是疯了,难道就拼着那几台旧机床就想进军家电市场,这里面的竞争可是相当的激烈。
国内不少人都看好未来的家电市场,因此家电行业是最先受到改革开放的冲击,南方的沿海城市现在已经有新建了几家实力雄厚的家电厂,给内地的家电厂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赵技术员年轻有为呀!”握手的时候,张坤笑着打量着赵东升。
“张厂长过奖了,多谢张厂长的支持。”赵东升微笑着回答。
“老牛,以后你们的录音机卖火了的话,可要拉我们厂一把呀。”与赵东升握完手后,张坤开玩笑似地望向了牛保国。
“这是哪里话,在你面前我们就是学生,永远都只有学习的份儿,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牛保国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此时此刻,无论是牛保国还是张坤,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几年后,电子厂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赵东升果真像张坤说的那样拉了电子厂一把,将其兼并,避免了电子厂职工失业。
张坤早已经准备好了,赵东升他们一来就招呼人开始往卡车上搬机床。
赵东升在电子厂的仓库里逛了一圈后,看上了一些原料,张坤很是大方,二话没说就让他拉上了车,就算是对九车间改革的支援。
对于张坤来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是对于九车间无疑是“雪中送炭”,在九车间的改革史中,电子厂的这一笔无私的援助被清楚地记载了下来,成为了张坤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也是电子厂能幸运地被赵东升兼并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知道那个时候河东省有不少重点国企都在为能被赵东升兼并而上下奔波,电子厂能脱颖而出充满了幸运。
将机车拉回九车间后,九车间车间副主任贾伟指挥着人卸货,赵东升则和牛保国在车间的主任办公室里商量着改革的相关事宜,准备拿出一个简略的方案,晚上的时候去拜访张海山,希望能得到张海山的支持。
只有得到了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