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0,80,100,110,120,130…… (24)(15 / 25)
只为给自己亲爹冲喜?!
太后娘娘确定不是人太老了,以至于脑子胡成一团浆糊了,这才办了这样不合情理的事情,下了这样莫名其妙的懿旨?
还有第二点,婚期从二月二十八,直接提前到七日后?!!
七日后。那便是还在正月里。
虽然正月里喜事多,各家各户都忙着娶媳妇、嫁女儿。可是,七日后,这日子也实在太赶了!
昨天穆长尧和平阳郡主的亲事,才由太后亲自下懿旨定下来了。
可是。昨天安国公府也才刚过了“六礼”的前二礼——纳彩和问名,可是连纳吉还没有进行呢。
短短七日时间,要完整按照郡主礼仪,把这亲事办完,这,这……这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
别说是按照郡主礼节办亲事了,就说是平头老百姓,娶个媳妇,也要先定亲。然后走“六礼”的。
老百姓家不讲究,可是一些爱惜女儿的人家,也是会在婚前拿拿大。好在男方家里人面前显示显示,自己女儿不愁嫁,自己女儿在家里受宠的很,也不是你们想娶就能轻易娶回去的。
如此经过几番折腾才定下出嫁之日,男方看女方家里如此重视家中的女儿,娶进门后。自然也会百般看重。
这还是平民百姓家,放在京都一些勋贵世家中。女儿大多都是十三、四岁定亲,大概十六岁左右,才会出嫁。
中间这两、三年时间,便是行六礼的时间,可以说,但凡是大世家的姑娘,从来就不会轻易出嫁。
个别人家因为太疼爱女儿,甚至会将姑娘养到十八岁,才会嫁女,这样的人家且就不说了。
可如上所述十三、四岁定亲,过上两、三年菜出嫁,这才是整个京都,乃至于整个大魏贵女们出嫁的。在时间方面该如何进行的潮流风向标。
可是,如今,堂堂一个郡主,从定亲到成亲,满打满算,亲事竟然要在七日内完成?!!
不说没见识的平民百姓要想多了,就是一些官夫人们,此刻也不得不耐下性子来仔细琢磨琢磨,这里边是不是还藏着什么猫腻。
猫腻自然会有的,可是,却完全不在这些人可以接触的范围内。
个别消息灵通的世家,自然是有内幕消息的。
而当这些人布置在太后宫中的线人,将今日发生在太后宫中的事情,一一禀告了各自的主子后,别说是内宅的夫人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