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与君相诀别 (18)(11 / 23)
见礼,池玲珑扶他起来,小勺子已经自然的牵了小叔叔的手,两人结伴往前走。
此番是魏释锦奉师命,出来体察民不聊生下的世态炎凉,小勺子好奇,也想跟着出来,看看舅舅口中的“百姓苦不堪言”到底是什么场景,池玲珑不放心,在参加完池明瑄第二个儿子的满月礼后,才让六月将两个小的送到江阁老府上,她陪着他们一道过来。
两人小儿在前方走着,池玲珑不紧不慢的跟在后边,因为是出来赴宴的,她穿着奢华,即便眼前的黑纱直接垂到脚踝处,遮盖了发髻上的宝石珠钗,却还是遮盖不住靴子脚尖处偌大的两颗东珠,以及裙摆下边闪闪发光的流云纹金边。
这副行头出现在乱民和乞丐聚集的南大街,肯定会引来骚乱,池玲珑自然不会轻易露面;索性小勺子和魏释锦都穿的“质朴”,即便走出去,也不会出什么事儿。
小勺子回首看看不紧不慢跟在他们身后的母亲,和母亲招招手,就由两个已经露脸的暗卫领着,往难民汇聚的地方而去。
池玲珑停步在胡同口,看着已经有了小少年雏形的长子走远,不知怎的,竟有一种雏鸟要飞离母亲身边的辛酸感;也还好,儿子对母亲依恋又敬爱,即便走远了,也不忘回头看一眼。
远处的粥棚冒出滚滚热气,锅盖掀开,一股子白粥的清香向四处荡开,难民们早就排了看不见尾的长队,只为巴巴等一碗一点不能打底的稀饭。
即便这样的景象已经看了三年,池玲珑仍是忍不住心酸,三年灭顶天灾,国库存银告结,难民四处皆是,一开始她还和秦承嗣商量,拿出她部分私银在城门口设立粥棚,秦承嗣同意了,却没用她的银钱,顾自走了秦王府公帐,开支了一大笔钱财,高价买来粮米
然而,天灾不是一日两日,也不是一月两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结束的。
秦王府所设立的粥棚,也从一开始浓浓一大碗粥,到了后来的稀饭,直至到了现在。只能每隔七、八日施舍一次。
施粥数量日益减少,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不想在这乱世太打眼,成为先烂的出头椽子,毕竟连国库都没存银了,大魏国境内几个特大粮仓的粮食也已经接近告罄,若此时独独秦王府还这么大张旗鼓给难民施粥,就别怪弘远帝看不顺眼。要向秦王府“借东西”了。
二来。因为三年天灾,秦王府中早年存的粮食只出不进,五十万大军的粮草已经成了负担。
秦王府确实在诸多州府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