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六章:宁夷徽的婚事(3 / 4)
猛然抱住卓昭节,沙哑着嗓子道:“昭节,幸好咱们,不曾错过!”
本拟嗔他失态的卓昭节陡然沉默,摸着袖中才取出来的珊瑚簪,亦是潸然泪下:“是天怜我。”
二月初三是双生子的生辰,如今又成了千秋节。鬓发已然花白的卓昭节端坐堂上,听着长媳阮穗娘轻声慢语的报着千秋节时送进宫的礼,排行为小五娘和小七娘的两个孙女坐在阮穗娘再下头,托着腮,认真的听着。
小五娘宁筝知十月份就要出阁了,小七娘宁琴知还没定亲,可也有十三岁,也要开始学管家。虽然宁筝知是宁夷泰的嫡女,但如今宁夷泰和妻子杨氏外放,为了子女的前程,却都留在长安,由祖母雍国公夫人卓昭节和大伯母雍国公世子妇阮穗娘帮着教养。
——原来的雍国公宁戡去后,宁摇碧本该降袭为侯的,但因为其长女宁夷徽嫁与太子为元妃,惠昭慕太后命推恩父家,宁摇碧这一代无须降袭,仍为雍国公。惠昭不是懿号,是谥号。
如今在的太后已经姓赵了,慕太后在真和十一年的时候因为暑中食冰过度,染上了肠疾,太医诊治无果,不及一月就去了。而三年前真和帝也去了……慕太后和真和帝都不算长寿,虽然慕太后的逝世很是意外,但真和帝却是真正的壮年崩殂。
所以虽然宁家如今成了后族,而且当年的太子唐兴至今独宠宁夷徽一人,竟有效仿其曾祖父咸平帝、空置六宫之意,然而宁摇碧和卓昭节还是很担心。
除了为长女担心着如今的光嘉帝享寿之事外,这些年来雍国公府可谓是顺风顺水——哦,中间还是有件事情的,就是四郎宁夷由到了适婚之龄时,各家娘子都瞧不中,独独看上了晋王大郡主的老来女。
原本在咸平朝时,晋王觊觎储君之位,谋害太子和延昌郡王,直接将年迈的咸平帝气得驾崩,新君治亨继位之后自然不会放过他。晋王被赐自尽后,其家眷也被剥夺封号荣衔,流放三千里。那时候晋王大郡主已经出阁了,所以未被直接波及,但也因此在长安贵胄之中失势。而跟着治亨登基照例的大赦天下,虽然原本的王妃和世子、小郡主被赦免了,到底也没有回到长安。然而治亨三年的时候,自登基就缠绵病榻的治亨帝病情忽然加重,其时慕皇后和太子都非常担忧,朝野也甚望御体安康。作为治亨帝的侄女、原本的晋王小郡主唐千夏便以民女的身份上书,表示愿意以处子之身、皇室血脉出家,终身茹素并为治亨帝祈福以偿其父之孽。
慕皇后和朝臣商议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