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18 / 23)
的村人和山谷的奴隶笑逐颜开,这样的高产量是前所未闻,特别当稻谷经过石臼脱皮成米,让他们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后,村人和奴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南埠村田地的作物只有粳稻和大豆,山谷中除了大豆,还有七八亩的红薯,一亩地的玉米,两亩多地的土豆,土豆可以一年两种,寒露后收获的土豆已经是第二次种植。只有两个南瓜的种籽,经过精心照顾后,收获了一百多个南瓜。到明年,除了粳稻、红薯,玉米、土豆和南瓜将可以在南埠和山谷大面积推广种植。
田地里作物收割完毕,留在土地里的根茬要收回来,因为那里面潜藏着许多越冬虫卵和病菌。田地根茬收拾干净,,用牛拉犁把地翻了一遍,将田地修整好,小麦种和油菜籽被洒到泥土里。
南埠和山谷明年上半年的主要作物是小麦和油菜。
这个时空的人们还不知道提炼素油,吃食的都是动物油。油菜和大豆、向日葵、花生,这世界四大油料作物,在当地只有大豆,油菜只有原始类型一白菜籽和芥菜籽。油菜的原始类型菜籽,没有后世的油菜出油率高,别墅的菜地上有几棵后世油菜,收获的菜籽种太少,就是明年再种植一季,到后年也不能推广种植。为了吃上植物油,郑钰铭在白菜籽和芥菜籽收获时,大量收购菜籽先行种植,等到油菜籽种籽足够再去替换。
秋收过后,村民们必须向主家交赋税,郑钰铭和楚朝辉这次没有大方,连着春季赋税都收了回来。因为稻谷的亩产实在太高,村民们在缴纳完三分之一的粮食后,家中谷仓粮食依然前所未有的增加。村民缴纳的粮食通通被运回山谷,山谷中还没来得及专门修建粮仓,粮食都暂时存放在兵营的仓库中,等到冬季修建好专门谷仓,这些粮食再搬移过去。为了防老鼠,谷仓一口气养了十几只捕鼠的花猫,专门派了个年纪较大的奴隶照顾饲养。
霜降过后,南埠村民度过紧张的农忙,终于可以停歇喘口气。村民们泡了大豆磨了豆腐,椿了稻谷,吃着山上的柿子和野栗,人们好好享受了一下劳动成果。
冬季田地里农活不多,但南埠村子中的活很多。村中路两旁要建商铺,村中的祠堂要改建,改建后除了过年过节祭祀用,其他时候将成为学堂。
为了提高南埠村人的学习兴致,除了六岁以上孩童被强制要求进学,其他村民如果晚上去上夜校习字的,学会一百字,家中赋税每年可以少交一斗,学会两百字少交两斗,以此类推。果然是物质推动文明,此条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