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5)
铭的总理事平级,只是手上没有郑钰铭那样的实权。骠骑大将军本来可以行同僚拱手礼,但郑钰铭在他心中是货真价实的公子明,骠骑大将军一直坚持对郑钰铭行臣礼。有骠骑大将军带头,吴王庭所有大臣都跟从行臣礼。
“念给孤听听。”西侯脸上有了笑容。太子笙看到父亲脸上有笑容,立刻跟着傻傻发笑。
郑钰铭将合约内容逐一读出,并解释这四条合约背后包含的目的。
“原来那种黑色的燃料产地在唐国啊。”西侯点了点头,他所躺的宫殿突击修建了暖墙,保证宫殿内温度有十几度以上。暖墙所用的取暖燃料就是从唐国走私过来的煤炭。
“除了有煤,唐国割让的地方太贫瘠,这样太便宜那个昏君了,公子应该要求唐国割让盐场。”骠骑大将军对唐王非常痛恨,唐王是他家族发生惨祸的推手,如果不是深知吴国精力不够,骠骑大将军希望吴军能一举将唐国吞并。
郑钰铭没看上唐国的盐场:“唐国的盐场附近海水浓度不够,那地方本来不合适建盐场,把那盐场拿过来,不如我们在东海之滨改变制盐方式,提高制盐产量。”
“改变制盐方式?”骠骑大将军一愣,炎帝时的宿沙氏开创用海水煮盐方法后,人们就一直沿用至今,整个大秦除了用生火煮海水消耗水分得到食盐,再没有第二种获得食盐的方法。
“就是在海边建盐田晒盐,这样可以提高十几倍的产量。”郑钰铭不准备用海水滩晒来制盐,虽然海水摊晒比火熬制盐省力高产,不浪费柴火,但这种方法生产周期长,产量不高,效益较低。这不是最佳的制盐方式。郑钰铭准备派人到东海之滨勘探,找到地下卤水开井抽取卤水晒盐,这种方法就是二十一世纪盐场的井滩晒盐式海盐生产方式。
卤水来源于海水,生成于海侵期的海退阶段,是经过蒸发浓缩、聚集和海陆变迁埋藏形成。地下卤水分布在滨海平面海岸区,形成环海岸的大型矿带,具有分布普遍性特征。
东海之滨的地下卤水浅就开凿普通井,深的话可开凿卓筒井。
“可以提高十几倍?”不但骠骑大将军倒吸口冷气,躺在床上的西侯脸色也动容,食盐产量番上十几倍,代表国库收入多上十几倍。
郑钰铭想了想,觉得自己说的倍数还有点保守。
“钰铭今晚留下陪孤一起用膳。”西侯没精神再说话了,他得睡一会才行,不过他有许多话要和郑钰铭商量,想等睡醒再和郑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