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4 / 5)
腿加布鞋,军官是绑腿加皮靴。
本来千军万马走来就有股威势,现在统一的服装,更增加了这股气势。
王都康城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军服还统一的军队,加上走在前列的步兵是楚朝辉亲手训练出来的五百奴隶平民士兵,这些士兵都经过队列训练,行走时行动步伐一致,给人的视觉效果更加冲击。王都百姓对这些精兵强将给予了最热烈的欢迎,欢呼声响彻天空。
这一天,西侯派使者在大军前发布了五道诏书。
第一道是所有参加平乱和抵抗唐军侵略的奴隶兵都恢复自由民身份,有显著军功的奴隶由各军将领论功向王庭请赏。因为奴隶士兵对吴国和平做出巨大贡献,吴国自此之后,取消奴隶买卖市场,也取消了追究烙印逃奴的法规。
奴隶买卖取消后,劳动力交易改成雇佣方式。
第二道是取消封主封邑上的私兵,封主的安全不用他们自己来保障,以后会由王庭来负责治安和安全。
西侯认为,吴国大乱的源头,就是姜大夫私养了8千私兵,有了底气才帮着漪姬篡位成功。他这道诏书声称要掐了封主拥兵作乱的可能。
第三道是推恩令,封主百年后可以将封地平分给自己的嫡子,当然,要分点给庶子也可以,只是庶子所得不能超过嫡子。
第四道是以后封赏功臣不会赏赐封邑,只会用钱财和升爵位来做奖赏,爵位可以由嫡长子继承,只是得降级继承。爵位只代表身份,不掌实权,但可议政。
西侯的四道诏书一出,贵族们议论纷纷,有三分之一人表示赞同,这些人中大部分是蔚山贵族,有三分之一的人茫然或者中立,有三分之一的贵族有不满。
第一道关于奴隶的诏书,没有要他们废除封地上现有奴隶的身份,这对他们现有利益触动不大,贵族们对此没有激励反对情绪。
第三道推恩令得到封主们赞同,儿子一多,总要有喜爱和不喜欢的,按照推恩令,自己喜欢的儿子哪怕不是嫡长子,分财产时可以光明正大的得到一份。
第四道将赏赐封邑变更为钱财和爵位,贵族们认为物质上差不多,再说最应该厚赏的郑钰铭和楚朝辉,跟着两人建功立业的蔚山贵族都没有出声反对,大部分功臣自己没有异议,王都小部分有功贵族自然不能出头反对。
只有第二道,有封地的贵族,对不能养私兵这条诏书有点不满。
不过面对眼前的几万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