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3 / 4)
.公子明实在是轻财之人。”公孙期心中只余佩服。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卿跟总理事多学着点。”西侯从身侧拿出一份诏书递给公孙期。“卿去发布吧。”
公孙期接过诏书打开一看,诏书内容是封赏郑钰铭和楚朝辉伯爵爵位的诏书。
“大王,王庭大臣们提议的是侯爵爵位。”公孙期心中奇怪,西侯明显对郑钰铭和楚朝辉很赞赏,也很肯定他们两人的能力,为什么西侯要否决王庭议定的爵位,砍掉一级册封呢?
西侯看了公孙期一眼:“笙儿以后会加封的。”西侯说完,闭目再不言语。
公孙期拿着诏书站了一会,方才想明白西侯用意,他弯身朝自己的主公深深一拜,只觉自己要学的实在太多了。
“幸亏西侯活不长,如果西侯要再能活个三五年,王位可真不能让他去坐。”楚朝辉冷笑一声,将手中诏书扔到桌子上,西侯否定王庭贵族提议,将他和郑钰铭的爵位压低一级,为的不过是他的傻儿子。
诸侯国中的侯爵是最高爵位了,西侯如果径直将郑钰铭和楚朝辉册封到侯爵,等到太子笙继位,对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就会封无可封,新王对两人施不了恩,不能给臣子好处,臣子对新王自然不会特别感恩戴德。
西侯的这种做法,是后世很多皇帝留给继承人惯用的笼络方法,预备留给嗣皇帝的贤能大臣,在老帝王临死前,会被打压下去,等到嗣皇帝继位,再开恩提拔。臣子经过一抑一扬,自然对新帝生出知遇之恩,这种手法就是帝王心术,楚朝辉在历史书上见多了,当然生出反感。
郑钰铭摸摸鼻子,他的观点和楚朝辉一致,只是不会像楚朝辉这么直接说出来。在郑钰铭的认识里,西侯聪明不亚于余奎,他和余奎不同的是,余奎有贤臣之才,西侯却是具备帝王之能。
“西侯为了儿子一片苦心,情有可原。”郑钰铭就是看中西侯深爱儿子,本人又风烛残年,才敢将快到手的大权安在这位睿智老人头上。
“这倒是。”楚朝辉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父爱哪怕相隔两千年,依然是同样浓重。“笙真是个有福之人。”
太子笙很有福,这个有福之人,在第二天一大早领着王庭所有群臣去给公子光的灵柩送行。
公子光本来是吴国公子中最低调的一个公子。随着许国名士王颉起草的讨伐漪姬诏书,公子光的名字被吴国普通百姓和大秦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