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1)(9 / 23)
主害怕吾国大船在情理之中,想那大船无人可敌,如若装上士兵,轻松可抵其国腹地。”卫仲说话大大咧咧,他这话说完,大厅中各人猛然一惊。
“只齐鲁两国君王限制船只大小吗?唐国对此没有反应吗?”符畴心中焦急,齐鲁两国国君很混帐,为了个金矿打了十几年,弄得两败俱伤,这样混帐的君王都发现威胁了,难道唐国国主就没发现?唐国国主在符畴心中是不错的君主,符畴家中的几十亩地和几个奴隶,就是符畴的父亲跟随唐王出征得到的赏赐,不过,符畴的父亲因为再次跟随唐王进犯吴国丢掉性命,符畴所受的忠君教育,让他不肯面对君王的错误,只将父亲的死亡,算到了楚朝辉和郑钰铭头上。
“唐国?”卫舒庆摇头。“那唐王在东海之滨山凹战败,吴国早跟唐国定下条约,唐国不得过问吴国商船。说起来,老夫实在佩服公子和大将军,此二人眼光长远,料事如神啊。”吴国的商人行走在唐国,唐国不能检查,也不能收税。
卫舒庆说完,杨贺和卫仲连连点头赞同,只符畴低头不语,心底难堪,暗恨唐王目光太短浅,定下丧权辱国的条约,吴国控制了水道,要大军进逼唐国是轻而易举。
“伯父,卫家商行经常行走各国,您看齐鲁两国如何?”杨贺心中决定将家人接到吴国,只对故乡还有一丝希翼。
“齐鲁两国民不聊生,很多地方已经荒芜,饥民爆死野外为野兽吞噬,可那些王公权贵生活依然奢华,并不想着如何挽救子民,吾觉得那里有大乱。”卫舒庆喝了一口清茶,如今这样安逸的日子,才是卫氏一族追求的。
“大乱!真无法避免吗?”杨贺额头冒出了细汗。
“杨贤弟,是不是担心家人?”卫仲看杨贺这种模样,不由关心。
“不错,愚弟正是挂心他们,想将他们接到吴国居住。”杨贺苦笑。
“杨学士故居哪里,只需将地址写清,吾可让商行管事负责去接应至吴。”卫舒庆早存了拉拢杨贺和符畴的心思,也将卫述行的嘱托放在心上。为了加深感情,立刻将事情揽下。
“这事有危险,怎可置卫家商行于险境!”杨贺推辞,卫家商行已经尽量走水路避免遇到匪人,如果去接他家人就得上岸行走,那样会遇到许多危险。
“杨贤弟,你我情同弟兄,怎可如此见外?”在旁的卫仲脸一下沉了下来,大声责备杨贺。
卫舒庆也连连点头,认为侄子责备得很对,慌得杨贺连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