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幕 陪我去流浪(2 / 22)
不到尽头。大树枝叶繁茂到如同巨大的绿网,遮住了大多数的光线,阳光穿透下来,留下斑驳碎小的光斑。
我问向导到底有多高,他比画了很久,我约莫知道了,大概是二十多层楼高。
站在树下,除了感叹造物的神奇之外,也顿时感知到了我们本身的渺小。
就连见惯了大场面的老王都觉得激动,当即就开始布置吊臂工具,可是吊臂一再地上升,到了极限……却只是到了大树中央,根本就够不着树冠。
大家面面相觑,无法可想。
工程组一直在想方设法解决技术难题,而我跟着老王每天早出晚归,出没在难民营。
难民营的生活环境真的令人绝望,腐烂腥臭的味道远远飘出好几百米,老人和孩子生了病也只能躺着,慢慢死去。而食物则是联合国机关机构心定点发放的,每次排队的队伍都拉得很长,可是供给并不能提供给所有的人,更多的人在赶过来之前,工作人员就已经离开了。
每一天,在破破烂烂的帐篷里,无数人悄无声地死去,被草草地扔到河里或者火化。孩童们四肢瘦如干柴,却鼓着大肚子,拉住我的衣角,眼巴巴地看着。除了把身上的食物分给他们,我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在国内安安稳稳地长这么大,头一次看到这样密集的生老病死,我忽然间发现,和贫穷和生死相比,以前自己追求的那些所谓的美感,实在太华丽、太虚幻了。
在这样的环境里待得久了,真的会让自己觉得恍如隔世。
晚上我躲在帐篷里,整理照片,再通过仅有的网络渠道将这些照片发至老麦的信箱。
他给我的回复通常很简单。或者“很好”,或者“很有力度”,但总是不忘附一个“盼平安回来”。
正在等待邮件发送完毕,老王忽然跑过来,激动地说:“工程组借来了新的吊臂。”
“长度够吗?”
“应该是可以了,走,现在就去那里。”
我来不及收拾什么,背着包就和大部队一起钻进了车子。
为了能捕捉到晨光,我们必须连夜布置好一切仪器。坐在车子里,我问工程组的同事:“从哪里借来的吊臂?”
“碰到同胞来这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就借到了。”
黑暗中两道强劲的车灯往前笔直射出,吸引了无数的蚊虫飞蛾扑火一般凑过来。我抱着相机,忽然听到远处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